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_第613章 晉6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司馬鄴最後出繼伯父秦獻王司馬柬為嗣,襲封秦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拜為散騎常侍、撫軍將軍。2

晉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被封為代王。司馬演在少年時便有殘疾,冇有遠赴封國,而是常常居住洛陽的宮中。2

厥後封為代王。4

[16] 《三國誌·卷四·魏書四·三少帝紀第四》:…進王妃為王後,世子為太子,王子、王女、天孫,爵命之號如舊儀。癸未,大赦。秋八月辛卯,相國晉王薨。壬辰,晉太子炎紹封襲位,總攝百揆,備物典冊,一皆如前。

[1] 《三國誌·卷四·魏書四·三少帝紀第四》:夏蒲月,命大將軍司馬文王為相國,封晉公,食邑八郡,加上九錫,文王前後九讓乃止。

汗青

懷帝司馬熾之侄。

十月,長安城產生嚴峻饑荒,米價一鬥達到黃金二兩,並呈現人吃人的環境,長安城中一大半人餓死。太倉中有釀酒用的曲餅數十塊,麴允將曲餅砸碎熬粥給晉湣帝喝,不久,曲餅也已經吃光了。晉湣帝哭著對麴允說,現在貧困危急到這類境地,內裡冇有救濟,為社稷而死是他所應當的。但想到將士們蒙受的磨難,應趁城未淪陷而行滿身之計,或答應以使百姓免受搏鬥之苦。因而命人從速發書向漢趙投降。

蒲月十八日,任命鎮東大將軍、琅琊王司馬睿為侍中、左丞相、多數督陝東諸軍事,大司馬、南陽王司馬保為右丞相、多數督陝西諸軍事。6

同年七月十一日,晉惠帝封司馬晏的兒子司馬國為漢王。7

建興四年(公元316年)八月,漢趙劉曜率軍圍攻長安,長安城表裡斷絕聯絡。8

十一月十七日,晉湣帝被送往平陽過逃亡餬口,麴允和群官都跟班到平陽。漢趙天子劉聰給晉湣帝加上光祿大夫、懷安侯的稱呼。十八日,劉聰登殿,晉湣帝在他麵前叩首膜拜,麴允看到這類景象,伏地痛哭,然後他殺。11

按照曹奐的詔令,晉國的國土總計包含幷州的太原郡、上黨郡、西河郡、樂平郡、新興郡、雁門郡,司州的河東郡、平陽郡、弘農郡,雍州的馮翊郡,南邊到華山,北邊到陘山,東麵到壺口,西麵超出了黃河,周遭七百裡,都是春秋時晉國的舊土。[13]

當時的西晉皇室、世族已從京師洛陽紛繁遷至江南,西晉中原王朝至此名存實亡。

[11] 三國誌·魏書四·三少帝紀第四.國粹網 [援引日期2018-08-31]

),一作司馬業,字彥旗,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西晉末代天子。武帝司馬炎之孫,吳敬王司馬晏之子,1

永嘉六年玄月初三日(公元312年10月19日),閻鼎等人擁立司馬鄴為皇太子,登壇祭天,建立宗廟社稷,實施大赦。給賈疋加征西大將軍稱呼,以秦州刺史、南陽王司馬保為大司馬。賈疋討伐賊張連,被張連殛斃,世人推舉始平太守麴允兼任雍州刺史,擔負盟主,遵循朝廷軌製,提拔設置官員。

房玄齡等《晉書》:“為人恭願,纔不及中人,於武帝諸子中最劣。又少有風疾,視瞻不端,後轉增劇,不堪朝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