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三國誌·三少帝紀》:景元元年夏六月丙辰,進大將軍司馬文王位為相國,封晉公,增封二郡,並前滿十,加九錫之禮,一如前(奏);諸群從後輩,其未有侯者皆封亭侯,賜錢千萬,帛萬匹,文王固讓乃止。
汗青評價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漢趙軍攻陷洛陽,擄走晉懷帝,司馬鄴到滎陽密縣出亡,與母舅荀藩、荀組相遇,自密縣南走許潁。豫州刺史閻鼎與前撫軍長史王毗、司徒長史劉疇、中書郎李昕及荀藩、荀組等共同運營送司馬鄴回長安,劉疇等半途叛變,閻鼎追上把他殺了,荀藩、荀組倖免於難。閻鼎即裹挾司馬鄴,乘坐牛車,經宛縣奔武關,多次碰到山賊反對,士卒逃散,逗留在藍田。閻鼎奉告雍州刺史賈疋,賈疋當即派州兵驅逐保護司馬鄴,達到長安,又使輔國將軍梁綜幫忙保衛長安。3
,並任命他為上軍大將軍、開府,加任侍中。6
十一月十七日,晉湣帝被送往平陽過逃亡餬口,麴允和群官都跟班到平陽。漢趙天子劉聰給晉湣帝加上光祿大夫、懷安侯的稱呼。十八日,劉聰登殿,晉湣帝在他麵前叩首膜拜,麴允看到這類景象,伏地痛哭,然後他殺。11
遇害身亡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兵伐蜀,頻頻得勝,曹奐又下詔加封司馬昭為晉公、建立晉國,司馬昭在推讓後終究接管,晉國因而建立。
晉湣帝繼位時,正值永嘉之亂,天下分崩離析,長安城中不滿百戶人家,房屋坍塌,波折成林。朝廷無車馬服飾,隻能把官銜寫在桑木板上作標記罷了。軍隊不過一旅,公私有車四輛,東西貧乏,糧餉運輸不能佈施。內奸橫行,京都危急,各地諸侯無獻身之誌,四方將帥無勤王之舉,故使晉湣帝君臣處境寬裕,受辱被殺。13
受辱遇害
[1] 《三國誌·卷四·魏書四·三少帝紀第四》:夏蒲月,命大將軍司馬文王為相國,封晉公,食邑八郡,加上九錫,文王前後九讓乃止。
永嘉七年(公元313年)四月月朔,司馬鄴獲得晉懷帝的死訊,停止記念祭奠之禮。四月二十七日,司馬鄴即天子位,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建興”,是為晉湣帝。任命衛將軍梁芬為司徒,雍州刺史麴允為使持節、領軍將軍、錄尚書事,京兆太守索綝為尚書右仆射。5
鹹熙元年(公元264年),司馬昭加封晉王,增封10郡,晉國國土加上之前的10郡共20郡。[14] 鹹熙元年冬十月,命撫軍大將軍、新昌鄉侯司馬炎為晉世子。[15] 鹹熙二年(公元265年)蒲月,進世子為晉太子。八月,司馬昭薨,諡晉文王。晉國太子司馬炎襲位。[16] 十仲春,司馬炎篡位,改國號晉,史稱西晉。
晉湣帝司馬鄴(公元300年~公元318年2月7日12
[4] 《三國誌·卷四·魏書四·三少帝紀第四》:癸卯,大將車固讓相國、晉公、九錫之寵。太後詔曰:“夫有功不隱,周易大義,成人之美,古賢所尚,今聽所執,出表示外,以章公之謙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