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為太子
昇平五年(公元361年)蒲月,司馬聃在顯陽殿駕崩,年僅十九歲。葬於永平陵,廟號孝宗,諡號穆天子。
被廢歸天
四月,呂護再次侵犯洛陽。蒲月,司馬丕派北中郎將庾希、竟陵太守鄧遐帶領水軍救濟洛陽。七月,呂護軍退守小平津。9
蒲月二十七日,晉哀帝改封司馬奕為琅邪王。
興寧三年(公元365年)仲春二十二日,晉哀帝司馬丕歸天,因司馬丕冇有子嗣,以是崇德太後褚蒜子於仲春二十三日下詔說,司馬奕德才兼備,又是天子的弟弟,該當擔當皇位。因而百官到琅邪王府去迎奉司馬奕,司馬奕當天即天子位,大赦天下。7
興寧三年(公元365年)正月一日,皇後王穆之歸天。13
同年八月,司馬丕令袁真運送五萬斛米到洛陽,同年冬十月,犒賞大米給貧困的人,每人五斛。
汗青評價
太元十一年十月甲申日(公元386年11月23日20
暮年經曆
永和八年(公元352年),拜任散騎常侍,不久加任鎮軍將軍。
為政行動
同年十月二十三日,將晉康帝安葬於崇平陵,十一月初九日,車騎將軍庾冰歸天。
4
),字延齡,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生於建康縣(今江蘇省南京市)。東晉第七位天子(公元365年3月31日-公元372年1月6日在位
《晉書·卷八·帝紀第八》13
昇平三年(公元359年),任驃騎將軍。4
鹹康八年(342年)5月,成帝司馬衍身材不適。6月初五,病情減輕。當時,成帝的兩個兒子司馬丕和司馬奕年幼,尚在繈褓當中。因而庾冰(庾亮弟)要求讓成帝的同母兄弟、琅邪王司馬嶽為皇位擔當人,成帝同意了。成帝下詔,讓司馬嶽為皇位擔當人,並讓本身的兒子司馬奕秉承琅邪哀王司馬安國的封號。初七,庾冰、何充以及武陵王司馬唏、會稽王司馬昱、尚書令諸葛恢同時受任顧命國政。初八,成帝駕崩於建康宮中西堂。時年22歲,在位18年。廟號顯宗,諡號成帝。葬興平陵(南京雞籠山之陽)。
房玄齡等《晉書》:①“孝宗因繦抱之姿,用母氏之化,中外無事,十不足年。以武安之才,啟之疆埸;以文王之風,被乎江漢,則孔子所謂吾無間然矣。”11;②“委裘稱化,大孝為宗,遵彼聖善,成茲允恭。西旌玉壘,北旆金墉。遷殷舊僰,莫不來從。”
),晉成帝司馬衍的次子,晉哀帝司馬丕同母弟1
司馬丕(公元341年-公元365年3月30日),字千齡,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東晉第六位天子(公元361年7月13日22
晉哀帝司馬丕冇有後嗣,皇太後下達詔令,讓琅邪王司馬奕擔當帝位。
司馬丕在位期間實施土斷後,又在興寧二年(公元364年)三月一日再次推行,史稱“庚戌土斷”或“庚戌製”。15
存眷民生
昇平五年(公元361年)蒲月丁巳日,司馬聃病在顯陽殿歸天,時年十九歲。司馬聃身後,諡號穆天子,廟號孝宗,安葬於永平陵8
在位),晉成帝司馬衍宗子,母為周朱紫。
),司馬奕病死於吳縣(今江蘇省姑蘇市吳中區、相城區一帶),時年四十五歲。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