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六年(318年)三月,焦崧、陳安進犯隴石,在東方與劉曜相持,雍、秦人十之八九死於戰亂。12
張祚稱帝後,追諡張茂為成王7
當初,張寔安定麹儒,將首惡六百餘家改遷彆處。治中令狐瀏說:“斷根惡人,如同農夫除草,務必鋤去草根,使草不能再滋長生長。本日應將叛黨之家全數遷走,以絕後患。”張寔未加采取。麹儒餘黨公然背叛,張寔進兵安定了此亂。14
4
太興四年(321年)十仲春,張茂號令將軍韓璞帶領部眾攻取隴西、南安地區,設置秦州。
建興二年(314年),征召張茂入任侍中,張茂以父親張軌大哥為由果斷推讓。不久,拜任張茂為平西將軍、秦州刺史。2
人物平生
《晉書》:“寔自恃險遠,頗自嬌縱。”20
建興八年(320年),為部下劉弘等人所刺殺,長年五十歲,葬於寧陵,諡號為昭,孫子張祚稱帝,追諡昭王。
太興三年(320年),張寔被部下閻沙、趙卯等人殛斃,左司馬陰元等人以為張寔的兒子張駿年幼,因而推舉張茂為多數督、太尉、涼州牧。張茂不肯服從,隻接管使持節、平西將軍和涼州牧的職位。因而,誅殺閻沙及其翅膀數百人,在境內實施大赦。又任命哥哥張寔的兒子張駿為撫軍將軍、武威太守,封西平郡公。
周曇:“官從主簿至專征,誰遣涼王破趙名。益信譽賢由拔擢,穰苴不是將家生。”
因病歸天
大興土木
焦崧、陳安進逼上邽,南陽王司馬保派使者垂危。任金城太守竇濤為輕車將軍,帶領威遠將軍宋毅以及和苞、張閬、宋輯、辛韜、張選、董廣率步兵、馬隊兩萬赴援。軍隊進駐新陽,恰好晉湣帝駕崩的動靜傳來,穿孝服舉哀,聚哭三天。13
(《十六國春秋》、《資治通鑒》皆作武穆公)。張軌的親信部下及後擁立張軌宗子張寔繼任了涼州牧之職。曾孫張祚僭號,追諡為武王,廟號太祖。17
蒙難不受
建興二年(314年)十月,晉湣帝下詔,授任張寔為持節、都督涼州諸軍事、西中郎將、涼州刺史、領護羌校尉、西平公。
這時,南陽王司馬保圖謀稱帝,破羌都尉張詵對張寔說:“南陽王健忘莫大的熱誠,而想自稱帝號,上天不授予圖讖符命之書,德行不敷以適應期命,終究不是濟時救難之人。晉王司馬睿德才兼備靠近藩衛之臣,是先帝依托屬意之人,宜上表獎飾聖德,勸其登帝位,傳送檄文到各藩鎮,再給相府附加上手劄,那麼想要爭強的動機就會停歇,還冇有堆積起來的黨徒就會散去。”張寔服從其意。因而向天下發送檄文,推許晉王司馬睿為天子,派牙門蔡忠奉表章到江南,勸司馬睿稱帝。
建興二年(314年)仲春初二日,東晉朝廷因為張軌大哥有病,任命張寔為副刺史。2
政治
人物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