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級學霸_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間焙茶的屋子裡,木料在爐子裡熊熊燃燒,一名老工匠眯眼打量動手中的鳳凰暖玉,這是明仁和明禮帶來的樣品,範寧當年從奇石巷中淘到。

福州和建州的焙茶工坊稀有百家之多,朱家的工坊算是比較大的一家,具有工匠一百餘人,在一座茶場內製作了數排房屋。

王管事在一旁道:“老關,放你三天假,你帶他們去產地看看,我也跟去,轉頭給你結五百文錢一天。”

各村的小孩子也紛繁跳進小溪裡,在溪流中尋覓田黃石。

大量私家鍛造的銀錠也一樣在大宋各地流轉。

明仁和明禮到達閩縣的第二天,便坐在一輛牛車趕往連江縣。

這個代價是本地勞務費的三倍,楊裡正大喜過望,他是地頭蛇,很快幫他們在四周的慈明寺租了幾間屋子,又讓兒子楊青來幫他們兄弟二人。

世人隨即分頭行動,王管事歸去找劉大管事出麵和官府聯絡,三名侍從則跟從明仁、明禮留下來,他們帶了五百貫現錢,專門用來收買農夫手中的田黃石。

馬車在路況不太好的官道上一起顛簸北上,連江縣間隔閩縣很近,牛車當天早晨便到達了朱家位於連江縣的焙茶工廠。

“我們故鄉很多,在壽山溪的兩岸比較多,但其他處所就冇有傳聞了。”

在壽山腳下,一條長長的溪流向南邊蜿蜒流去,這就是壽山溪,田黃石就產在中遊兩岸數裡長的地下夾砂層中,上麵倒是稻田。

壽山在羅源縣和連江縣交界處,這裡有幾座寺院,人丁也很多,另有兩座專門開采壽山石的礦場,壽山石在隋唐時就比較馳名譽了,首要用於雕鏤,本身不屬於撫玩石,很多寺院的佛像就是用大塊的壽山石雕成。

.......

“我們老爺子想用這類田黃石造塔,以是讓我們兄弟來大量收買。”兄弟二人開端胡說八道了。

“當然是在土裡,實際上它們是埋藏在壽山溪兩岸的稻田深處,很多人又叫它田黃石。”

這個順水情麵當然能夠做,明仁當即道:“我出六貫錢一個月雇你兒子,如果用得不錯,就耐久雇傭了。”

“對!就是田黃石。”

包含發酵、製餅、烘焙都在這裡停止,製出的優良茶餅首要供應都城,彆的,工坊內也有一間養茶屋,專門養製少量的初級茶餅,像朱佩送給範寧的鳳茶,就是在這裡破鈔了十年時候養成。

從當天下午開端,持續五六天,都陸連續續有農夫挑著擔,從四周八方向慈明寺湧來。

“我前兩天專門探聽了一下你們要找的那種石頭,還真有人曉得。”

歡迎明仁、明禮兄弟的管事姓王,是朱家焙茶工坊的主管事,焙茶工坊恰好就在連江縣。

“這類石頭很多嗎?”明禮問道。

宋朝八成的茶都來自於福州和建州,這裡茶品格好,產量大,能夠滿足宋人對茶的龐大需求,茶葉采摘後要先簡樸發酵,然後製成茶餅,再烘焙枯燥後,運往大宋各地。

“這些稻田能夠買下來嗎?”

“冇錯,這就是我故鄉出的鳳凰蛋,冇想到會變得這麼標緻,真像蜂蜜凝固而成,並且普通冇有這麼大,大抵都和拳頭一樣大。”

明仁點點頭笑道:“能夠,我出價百文錢一塊收買,彆的我給裡正三貫錢,幫我們找個處所收買,再鼓吹一下。”

朱家在福州也有一座礦山,朱家買的是鉛礦,隻是鉛礦中也伴生大量白銀,彆的另有一座焙茶廠,在福州運營了十幾年,由一名資深大管事坐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