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官人_第三百五十二章:細水長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張正書的話,非常有引誘力。趙煦聽了,呼吸也短促了起來。但他還是嘴硬道:“那如果有人不喜好這蜂窩煤呢?”

“十萬戶人家,一天六文錢,也就是六十萬錢,一天七百七十九貫錢。近八百貫錢的買賣,你竟然還嫌錢不敷多?”張正書一眨眼就給出了切當的數字,把趙煦雷得裡嫩外焦。

張正書說得是實話,因為北方多煤炭,而南邊少。如果是運輸的話,那本錢就劃不來了。

冇體例,在趙煦看來,一文錢是很輕易賺到的。

趙煦才總算感覺本身的算術學得不到家了,掰動手指頭算了半天冇算出來。

“這還隻是汴都城啊,這還隻是汴都城啊!”趙煦有點說不出話來了,他彷彿看到無數敬愛的小錢錢在向他招手。

“這……這是多少錢來著?”

“甚麼題目?”趙煦皺著眉問道,不得不說張正書這盆冷水潑得太及時了。

“甚麼,一天八百貫?那一月不就是……”趙煦的腦袋又宕機了,看得出他在算數這方麵是真不可。

“冇事,凡是有三四百萬貫,就充足了!”趙煦感慨著道,“若不是親眼所見,誰能想獲得這不起眼的物事,竟然能賺大錢?我說你,如何想到這體例的?要不是我知你根底,還道你是財神爺下凡了!”

“將門那邊不好措置啊……”

不得不說,趙煦還是很聰明的。能夠說,隻要讀過書的,不是死讀書的,都是聰明人。但聰明人也輕易飄,喜好走捷徑。就彷彿趙煦一樣,皺眉說道:“即便一文錢一個,能賺多少錢?”

張正書無法地說道:“一個月就是兩萬四千貫,一年就是二十八萬八千貫。事前申明,這還是往少裡估計的,我估摸著一年如何都有五十萬貫的支出。固然不是純利潤,也充足嚇人了。”

張正書卻搖了點頭,說道:“官家,你彆歡暢得太早。”

確切,在繁華的汴梁城中,估摸一文錢掉在地上,也有人不屑於去撿。用後代的話說,一些富賈哈腰撿一文錢的時候,都充足他們賺回幾貫,乃至幾十上百貫錢了。趙煦固然聰明,但他冇見地過真正的窮戶是如何餬口的,也設想不出來一文錢到底有多貴重。

趙煦歎了口氣說道,“做天子,要均衡各方好處的……”

“蜂窩煤是需求大量人手的,我估摸著一小我一天隻能做四五十個蜂窩煤擺佈。如果冇大量人手,這行當也做不得。”張正書嘿嘿一笑,這纔是他真正的目標,所做的統統,都是為體味決冗兵題目!

“還好吧。”張正書想了想,“這個行當也隻要皇家做得,平凡人做的話,隻能賺小錢。並且,在南邊做這買賣,怕是不便。”

“那就算四分之一好,十萬戶人家,每天六文錢,比買薪柴便宜多了吧?一捆薪柴二十文,也就能燒三日擺佈。”張正書是做過調查的,這個訂價也不是隨便來的。如果不便宜的話,估計冇有人用,寧肯去砍伐樹木。樹木砍伐得越多,那黃河沿岸的沙子就會加快流入黃河,黃河河床的沙子也會沉澱得越多。一旦暴雨,黃河必定決口。可惜,這個事理到現在都冇被中國人發明。

張正書當真地說道:“當然有題目,並且是大題目。”

“冇錯,隻是汴都城,就有這個耗損量了。如果開封府呢?全部大宋二十四路都用上蜂窩煤呢?不止是蜂窩煤,另有蜂窩爐,夾蜂窩煤的火鉗,這些都是能夠贏利的。官營的作坊,完整能夠打製。當然,前提是你得命令石炭收返國有,不然你玩不過官方本錢的。”張正書總算是把他的打算通盤托出了,聽得趙煦想手舞足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