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官人_第五百一十七章:人才難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麼算起來,超市少賺一點錢,算不得甚麼。”

張正書為本身的“天賦”設法鼓掌,殊不知鄭月娥是抱著不勝利便成仁的動機接辦報社的。

這年初人纔可貴,張正書手中也冇有人才儲備,隻能一邊培養一邊讓她上崗了。隻要鄭月娥當真學,上手也是極快的。除了文筆進步不會太較著以外,辦理一下“京華報社”的平常事件,措置印刷、發行等事情,應當是綽綽不足了。常日裡再花些時候進步進步寫作程度,編緝也隻是光陰題目了。

張正書也是財大氣粗,大手一揮,完整不拿錢當回事。

鄭月娥眼睛都亮了,接受過費事才曉得費事的可駭。如果張正書真的幫忙這麼多費事百姓離開貧苦,能吃飽飯,那真的是無上的功德了!

當然,販子逐利,這是本性。或許隻要銀行建立之日,才氣讓商賈心甘甘心把錢窖裡的錢起出來,完整處理錢荒。

實際上,他都能預感到是這類環境了。隻不過嘛,超市穩定支出能夠會少,這是必然的。

鄭月娥的學習才氣強,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張正書臭屁哄哄地說道,這也是實話,宋人又如何會有張正書這個穿越人士的眼界呢?

“大師好纔是真的好嘛,彆藐視這個超市,起碼能動員上百人的直接失業。”

鄭月娥崇拜地說道,“隻是如此一來,會不會獲咎同業?”

“傳聞,四輪馬車已經裝配好,安排在‘家樂福’超市的塌房了。”

張正書把帳本交回給鄭月娥,不經意地問道。

眼界都不一樣,那麼贏利的設法天然是差了天和地了。比如,大宋的商賈都隻想著剝削雇員多一些,賺主顧的錢再多一些。但張正書站在汗青的高度,甘願薄利一點都好,也要讓利於民,給多點人為給員工。隻要讓百姓都富起來,那才氣讓全部國度富起來。不然,隻懂一味討取,卻不懂賜與,錢荒那是不免的。

偏生張正書是一個懶惰的性子,能做到這等程度,美滿是被情勢所迫。這不,一不足暇張正書就開端偷懶了。以是說,張正書是個一拍腦袋就一個設法的主,合適發號施令。至於辦理的事,還是交給彆人好了。正因為是如許,在李家村技校裡,不但培養著工人,也培養著掌櫃。但掌櫃那裡是這麼好培養的,怕是一時半會都跟不上趟了。現在又多了一個超市,曾瑾菡自告奮勇去辦理了,那她也不是鐵打的,能兼顧把《射鵰豪傑傳》寫好都不錯了,那裡還管得了京華報社?

那麼壓力傳下來,張正書又想偷懶,天然隻能找小我來辦理了。

“那就好……”張正書歎了一聲說道,“多虧你們為我分擔,不然我就算有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的……”這不是張正書的謙善之言,是真的發自肺腑。現在攤子鋪得太大了,張正書是真的忙不過來了,畢竟兼顧乏術啊。如果冇有曾瑾菡分憂,張正書早就累癱了。

“小官人公然是大善人!”

很不幸,鄭月娥突入了張正書的視野。這個鄭家小娘子,自小也是識字的,並且對於數學的貫穿才氣極強,假貸記賬法都能舉一反三,差點超越張正書這個教員了。如果放在後代,那必定也是一個學霸級彆的“風雲人物”。曾瑾菡就不消說了,那是學神。張正書傳授的假貸記賬法,曾瑾菡一天就完整貫穿還超越了張正書,這等學習才氣,張正書隻能冷靜眼紅。如果體係不是附在他身上,而是附在曾瑾菡身上,那恐怕大宋汗青早就改寫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