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不成,是賢妃做的那事,被官家發明瞭?”
走了好一會,就要到宣德樓前了,趙煦看著皇宮的正門宣德樓,俄然感喟了一聲。這宣德樓下部磚石甃砌,開有五門,金釘朱漆,雕鏤龍鳳飛雲,上列門樓,擺佈有朵樓和闕,都覆以琉璃瓦。這是宋人低調的豪華,固然琉璃瓦為黛色,倒是造價不菲。
走在禦街上,趙煦顯得苦衷重重。
確切,這皇城司就是執掌宮禁、周廬宿衛、刺探諜報、監察百官和宮內庶務的衙門,不受三衙轄製,是直屬天子的間諜機構。
汴梁城中,順天門內,一處不起眼的民宅裡。
麵對一個天子見過的人,這武官不敢怠慢,思考了一會,才說道:“傳令下去,皇城內調撥出十名諸位刺探,候在‘大桶張家’與‘京華報社’之間,監督這‘大桶張家’的張正書!”
還好,有“帶禦東西”在前麵開路,倒也不虞會撞到行人或者被行人撞到。
禦廊兩旁,有著貨郎挑著貨色在叫賣,呼喊聲此起彼伏。禦街北起宣德門,經州橋和朱雀門,中轉外城南熏門。長達十餘裡,寬二百步,是供天子禦駕出入的街道。
但是,趙煦卻對之熟視無睹,兩眼無神地往前走著。
“嗬,一個商賈之子,竟然敢和東閣小衙內毆架,也是膽小。”這武官嘲笑一聲,“不過,這一個月以來,他好似轉了性子一樣,難不成真的蕩子轉頭了?”
“這個張正書,何德何能,竟獲得官家如此賞識?”此人,很較著就是皇城司的頭頭了。他的官階是親衛大夫,從五品,但官職倒是活動皇城司公事,說白了就是乾密探的活計。這活動皇城司公事有十個,排序呢,天然是遵循官階大小排序了。不但有武官,另有宮中寺人充當期間,比如正六品的寺人內侍都知和押班。
入了宣德門,趙煦規複了以往的不怒自威,但心中卻在想著,是不是把孟氏召回後、宮裡,起碼給劉氏一點壓力才行。這兩年,劉氏的手腕越來越暴虐了,趙煦非常不喜。乃至他還思疑,本身冇有子翤,和劉氏也有莫大的乾係。想想也是,劉氏想做皇後,就要生了皇子。生了皇子,那就母憑子貴,並且皇子就是嫡子了。嫡子,是百分百能擔當皇位的。劉氏心機如此重,豈能不在這上麵做手腳?
不過,這皇城司不像明朝錦衣衛、東西廠那樣橫行無忌,另有台諫官盯著他們,一旦稍稍逾矩,就會有無數諫官、言官上奏彈劾了。再加上宋朝是重文抑武,偏生皇城司的頭頭多是衙門,要不就是寺人,以是文官們彈劾起來是有恃無恐的。誰叫皇城司是監察百官的呢?這些文官但是自視甚高的,自比為君子。天子竟然要設置間諜來監察我們這些君子?竟然思疑君子也有私心?我們文官是多麼營私職守,品德操行無缺,是不成能瀆職犯法的!以是,天子你不能監督我們!
一個看似是文人的秀才,大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迷惑地看著一份檔案。
但這劉氏不守本分,時乾預政事,逐步引發了趙煦的惡感。
天曉得,現在趙煦心中想的不是國度大事,而是在想著後宮如何措置!本來,他的皇後是孟氏,但她是高太後給趙煦娶的,趙煦悔恨高太後,天然橫看豎看這孟氏不紮眼。在兩年前,趙煦就在賢妃劉清菁的爭光下,以“旁惑邪言,陰挾媚道”為由廢了孟氏,貶到瑤華宮,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法名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