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天,張伯奮、張仲熊都帶回了張灝與朱勝非的複書,張灝唯張樞密馬首是瞻,而朱勝非則說,他和朱皇後是同宗,不便表態,不過,他也給了另一條動靜,康王趙構先不到汴梁,而是去南京應天。
“金賊圍太原八月,城中已經斷糧,軍民以老鼠、樹皮為生,戰馬隻能吃樹皮和荒草。既便如此,也無一人要投降金賊。……太原城破,滿城軍民隻要王節帥的數十人衝出重圍,其他數萬人都殉城了。”
呼延庚甚麼話也不敢說,李綱道:“先回汴梁,待吾麵見張相公,再做籌算。”
“呼將軍,你不消再說了,李綱不樂聞也。”李綱聽都不肯意聽了。當年太宗趙光義擔當太祖之位,隨後接踵逼殺了趙廷美、趙德芳、趙德昭三位潛伏的皇位擔當人,這類事情,平常臣下們提都不會提,更遑論拿出來舉例。
在路上他想:“張灝已經與另一個時空分歧,起碼從河東撈回三萬多敢戰的西軍老根柢,張灝也有一份功績,永興軍經略使範致虛敗北,讓張灝的職位晉升,而張灝對王稟又執子侄禮,看來範致虛之敗不美滿是好事。”
呼延庚又到樞密院,向張叔夜告彆,看張叔夜有冇有甚麼要交代的。
“庶康,你找我何事?”見呼延庚答覆得這麼木然,朱皇後終究忍不住了。
“請太子即位,勸進?”李綱聽呼延庚建議他勸進,盯著呼延庚上高低下看了一遍,呼延庚感受像被兩道電光掃過。
“洛陽我軍還未光複嗎?”
“快與我說說太原的景象。”救濟太原失利,一向是李綱的一個心結,他見到太原衝出來的人,便報了一線但願,期盼著實在的景象不像傳說中那麼慘烈。
張叔夜歎了口氣,遞過來一張軍報。
“昨日張相公已經提過了,庶康,我們之間說話能夠爽快些。三請三讓,總要一步步來,是張相公讓你帶話嗎?”
“秦檜?”李綱對秦檜印象還不錯,宣和年間,有一個剛從太學出去的小官兒宋昭上了一道奏章群情伐遼戰役的失策,遭到朝廷峻厲處罰。引發了太門生的公憤。
“那如何去勸說鄭太後呢?”
“呼將軍家中可安好?”
求紅票、月票、保藏。祝大師除夕之夜闔家完竣
“不知秦中丞說各有哪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