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品官_第五章 意外收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昂按捺住心頭的一陣悸動,曉得能不能過這一關就在接下來的幾句話之間了。以是一時不答,思考一陣後,才昂首道:“回知府相公,門生之前不慎落水,一向在家療養,實在冇法到現場報名。”

“但願吧。”康允之笑了笑,又揮揮手。“出去時,趁便把範知縣和蔣學諭叫出去。”

李昂聽得一驚,從速道:“門生當然想免役吃糧,但更多是因為實在不想再等下去了。”

公然,康允之隻看了一眼便有些不喜,如何一筆字寫成如許?耐著性子看內容,倒又覺著有幾分意義,不但對經義瞭解得透辟,更加以引申生長,拋開文采不說,立論本身還是很有格式的。

是以時的知縣們,幾近都帶著“管勾專切查察學事”的頭銜,名義上是縣學的直接帶領,以是他稱“禦屬不嚴”也說得疇昔。但都曉得康允之自到任以來,崇儒興學,府學縣學一把抓,範同此語,也有替長官背鍋,奉迎賣乖之意。

康允之初聽時心中落寞,但很快體味到他言下之意:“你是說壽春……也難保?”

裡頭,康允之稍作等候,便把目光投向範同,你還坐著乾啥?

你道現在朝廷忙些甚?不是加強河南防務以備金軍再來,而是在落實割地!天子親下聖旨,苦口婆心腸勸本身的子民向女真人開城投降!有史以來,何曾見過這般荒唐之事?

聽著外頭聒噪的蟬鳴,李昂保持著深揖的姿式,內心並冇有作為一個穿越者,顯擺了本身預知汗青以後的稱心。

範同思疑本身聽錯了,他有真材實學?我如何冇看出來?想到這兒,便伸長脖子要去看試卷,不料,蔣誼也跟他想到一處去了,見知府相公已覽畢,便把捲紙收回來,偷偷瞄著。

不管本身說甚麼,康知府做甚麼,都竄改不了即將產生的事情。與其作無用之功,不如放眼將來。且本身作為一個村落讀書人,連壽春府都冇出過,若真把肚子的貨都倒出來,反而惹人思疑,輕易讓人往玄幻的門路扯。

固然恨得不可,卻不急著說話,先看看姓康的是個甚麼態度。

“本府這不是試過了麼?”

公然,這話聽得康允之一聲長歎。

“到時,江山破裂,生靈塗炭……我輩讀書人,當以天下為己任!門生雖鄙人,也早懷報國之誌!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不讀書,不投考,不得功名,談何報國?情急之下,隻能哀告於師叔,而師叔念我一腔熱忱,也甘險風險開具浮票,請相公明察!”

過了好久,才聽康允之道:“可貴,可貴,可貴你年紀輕簡便有這般見地,更可貴你身居鄉野卻知赤忱報國。”

範知縣一時冇會心,直到知府相公的眼睛變得狹促起來他才如夢方醒。起家抬了抬手,滿心難堪地朝外邊去,不想走到門口,還被康允之叮嚀一句把門帶上。

“那再等一季報考又何妨?就這麼急著想免役吃糧?”康知府說話間想起這回征急夫,很多人想投身官學逃役,一時怒從心頭起,語氣便重了。

再看那首命題詩,雖說淺近直白,但也算合題。考縣學罷了,不作太高要求。

“這是為何?”

聽他話中有泄氣的意味,李昂本想欣喜他幾句。但轉念又一想,這淮西地區汗青上是南宋與金軍比武的前沿,河南那邊一垮台,淮西豈能置身事外?考慮再三,勸道:“相公千萬抖擻,此番如有劇變,壽春百姓可就全仰仗相公全麵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