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祖王爺_第105章 屈辱印記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個是太後寫給伯顏的手劄,不知出自哪位之手?你們都看看吧。”趙德芳黑著臉,邊說邊將鳳箋遞給陳宜中。陳宜中接過來詳細觀讀一遍,不由得神采丟臉起來。接著是文天平和張世傑也都看了一遍,二人也是慚愧難加。

“這是要將三百年家業全數拱手送給元軍啊!”趙德芳感慨道,接著他拿起一個鉑金龍紋箋筒,翻開蓋子,取出一張鳳箋展開細看。

“祖王爺真是神仙下凡,護佑國之重正視回大宋,一洗熱誠,我大宋重回安寧指日可待。”陳宜中道。

“這又一個表忠心的,看來即便是文天祥如許的人物,也免不了俗套。”趙德芳想。

趙德芳安靜了一下本身,“本王不是怪你們,曉得你們也是身不由己,也是為大宋子民著想,隻是但願你們要記著我大宋永久的痛,記著靖康之難,做個有血性、有骨氣的宋人,靖康之難啊!”趙德芳一字一句道。

趙德芳看後心驚不已,這莫非就是謝太後投降的手書?謝太後自稱“奴家”?這封手劄雖有詰問和奉勸,但字裡行間充滿著奴顏屈膝,這就是我堂堂大宋朝的太皇太後,任人淩辱的孤兒寡母?

趙德芳拿起箱子裡的一個本子翻閱,隻見上邊登記了臨安城官家府庫的各種物品,袞冕、圭璧、符璽及宮中圖籍、寶玩、車輅、輦乘、鹵簿、麾仗等均記實在冊,另有太廟四祖殿、景靈宮的冊寶暨郊天儀仗,秘書省、國子監、國史院、學士院、太常寺的圖書祭器樂器等物存放地點及數量。

“宋國主臣顯謹百拜奉表言,臣眇然幼衝,遭家多難,權奸似道背盟誤國,至勤發兵問罪。臣非不能遷避,以求苟全,明天命有歸,臣將焉往。謹奉太皇太後命,削去帝號,以兩浙、福建、江東西、湖南、二廣、兩淮、四川見存州郡,悉上聖朝,為宗社生靈祈哀請命。伏望聖慈垂念,不忍臣三百餘年宗社遽至隕絕,曲賜存全,則趙氏子孫,世世有賴,不敢弭忘。”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文天祥不由得唸叨起來。

趙德芳神采陰沉,持續翻看著箋筒裡的物品,一卷五張四四方方繪製精彩的《大宋輿圖》,內裡標註了南宋的山川河道湖泊叢林,州府郡縣隘口官道,底下說明“每方折地百裡”字樣。

“真是傳國璽?”世人都不由驚聲問道,待聽到祖王爺最後一句問話後,世人臉上都暴露了難堪自嘲的笑。

陳宜中、張世傑誠惶誠恐,文天祥也是一臉愧意,當時已經到了那種境地,元軍就方法受臨安,誰能想到會有現在的遠景啊。

這是小天子的降表,也就是大宋朝的投降書,蓋著鮮紅的天子璽印,滿紙都是小天子趙顯祈求元朝天子不幸的言語。讀著讀著,趙德芳不由設想到了謝太後帶著小天子蒲伏在忽必烈麵前的場景,想著朝堂上世人亂作一團、辯論逼迫、毫無底線的場景,一陣酸楚湧上心頭。

“這些是將要移交給元軍的物品典冊,幸虧物品都還在城內。”鄒鳳道。

“無恥!軟弱無能!文不思安邦,武不思定國,我趙家皇族決不能卑躬屈膝,我大宋決不能投降。”趙德芳憤然將降表摔到地上,“有我趙德芳在,我倒要看看你韃子還如何興風作浪。”

聽聞趙德芳提起靖康之難,世人都低下了頭,那是大師內心永久的痛,不能夠提起的痛,隻能永久塵封在影象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