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_第100回 祭銅柱劉方劃漢界,開運河惡官吃人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陶榔兒一聽,渾身一顫抖,結巴問道:“你…你…你說甚麼?讓麻叔謀吃人肉?”

此時麻叔謀連吃了數天羊肉,已想改口味,偏巧下人來報,陶榔兒獻上甘旨羊肉,麻叔謀把手一揮,並不采取。下人又說:“陶榔兒說他家的羊肉,全縣無人能比,即便皇宮大內也吃不到。”

隋煬帝一聽蕭皇後提及此事,神采頓時轉喜為憂,坐在椅子上說道:“是啊,依朕看來,即便天下神醫,也難有良策。朕隻求讓宣華重遊故地,以解心中的疙瘩。”

易牙烹子獻齊桓,陶榔蒸童唬惡官。

陶榔兒就在這躊躇,揣摩半天,想到本身的萬貫家業,房產地產,家大業大,頓時歹念心頭起,暴虐膽邊生,越想越深陷,最後采取陶萬之策,決定偷個小孩,做道人肉羊羔。

隋煬帝、蕭皇後聞之大驚,楊廣道:“莫非說有人吃人的事?”

隋煬帝與蕭皇後互看一眼,都想到了兒歌一案,隋煬帝說:“宣衛文升覲見。”

寧長才非常熟諳本地環境,答道:“東漢建武十六年仲春,交趾的越人、俚人兵變,擊敗漢朝駐軍,獲得六十五座城池。東漢朝廷派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平亂。得勝回朝之日,馬援曾在交趾立銅柱,定為漢朝極南界,柱上刻有銘文:‘銅柱折,交趾滅’。”

“楊素營建東都、開挖運河停頓固然極快,但是通汴渠至今還未打通,如果早日能通水,宣華夫人便可由水陸乘船回江南了。”

蕭皇後曉得楊廣是在死力奉迎,便說道:“南越奏捷,全賴皇上天威地點,哪有臣妾功績。”

劉方一聽,百姓如此寵遇官軍,該當拜謝,幾小我便下了馬去見百姓。幾位城中的長輩老者,端著成壇的好酒,過來敬酒,一名老者說道:“想當年,漢人前輩在廣平立銅柱,史稱極南界。將軍若要到極南界,大隋功德必能賽過大漢王朝,謹此薄酒,恭送將軍。”

隋煬帝道:“傳朕旨意,命司隸大夫裴蘊兼任刑部侍郎,來護兒為討捕大使,帶領一千禁軍,跟從衛文升前去寧陵,嚴查麻叔謀吃人之案。”隋煬帝降旨,上傳下達,司隸大夫裴蘊奉旨去往寧陵。這纔是:

“唉,皇後又生醋意了?”

從洛陽到鎮江的通濟渠,最難開鑿的便是豫東之地,公眾麋集,民房難遷。話說豫東寧陵縣有個豪強,命叫陶榔兒,年紀四十歲,家裡是房多地多,為開運河,老陶家的房產地產多要被朝廷征用,還要動及祖墳。陶榔兒就衡量著湊趣一下麻叔謀,讓官府點竄河道。

看了此柱,劉方歎道:“不遠萬裡,光複交趾,方曉得中原九州極南界竟是廣平。”

大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四月,隋軍不遠萬裡,征討西南,光複交趾(今越南河內),劃界廣平(今越南廣平),自東漢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以後,大隋王朝在五百六十多年後再次征服南越諸蠻,擴疆至極南界,彪炳青史。恰是:

陶榔兒父子哆裡顫抖,呈上木盒,內裡盛著蒸好的人肉。二人拜見了麻叔謀,將木盒奉上,盒蓋翻開,隻感覺一陣濃香撲鼻,已讓麻叔謀口水倒流。

這六個大字曆經風雨,模糊可見,左下角標準“漢建武十六年,伏波將軍馬援光複南越六十五城,大漢極南界,此柱以紀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