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世師考慮一番,暗想啟民可汗言而無信,如果此時與突厥部反目,反倒使隋軍腹背受敵,不如見好就收,言道:“二王子既然成心互助,不如先收了六十五頭駱駝,也不枉一番美意。再說來回一趟,又要擔擱數日,戰事吃緊,還是收下為好。”
楊弘摸了一把半白的鬍子,感慨道:“孤王隨陛下西征,怠慢政事多日,現在看來,確切是對社稷倒黴。”
處羅千恩萬謝,陰世師點齊處羅帶來的六十五頭駱駝,護送鳳輦遠去,處羅手捧玉簪,親聞玉簪上留的秀髮香味,暗歎蕭珺人稱美娘公然名不虛傳。真可謂:
“胡塗!”啟民可汗見義成公主已回宮帳,對處羅言道:“你還真覺得本汗會互助楊廣?我本當回絕,隻不過為了亂來義成公主,才承諾蕭皇後罷了。”
送走了蕭皇後的禦攆,誰冇多在乎,唯有二王子處羅對蕭皇後沉迷萬分,巴不得能靠近蕭珺,對啟民可汗言道:“父汗何時調派駝隊,孩兒願親身前去。”
玉簪終是寄情物,一世風味存餘芳。
皇後蕭珺在突厥宮帳住了兩日,雖說駱駝還冇湊齊,但畢竟十五萬隋軍要在玉門關等待,以是蕭皇後決定先行返回。
處羅又道:“我父汗口不該心,處羅深感恥辱,今已募得駱駝六十五頭,贈與娘娘,足以助大隋天子過戈壁。”
蕭珺、陰世師帶著駝隊來到玉門關,此時楊泛博軍已在關前駐紮了兩日,世人相逢大喜不已。隋煬帝遍觀駝隊,甚為惱火,怒道:“啟民可汗言而無信,空憑六十五頭駱駝,怎能度過戈壁?”
淮北那個弔民傷,賢王難把邦本抗。
啟民可汗道:“娘娘放心,五百頭駱駝,我已征召到三百,再過兩日便可送往玉門關外。”
“啊?”
隻因座山觀虎鬥,纔有口心總不一。
隋煬帝率十五萬出了玉門關,直逼伊吾國(今新疆哈密),而留下了陰濕世師、諸葛穎伴隨蕭皇後,代理火線事物。蕭皇後等人隻在玉門關逗留了一日,便返回張掖行宮。
稀少的枝葉忽閃著溫和的日光,幾聲清脆的鳥兒叫後,忽聞鑼鼓高文,護送河間王的一行保護,頓時驚覺。
廉潔倚長劍,日落風塵昏。
“既然如此,哀家靜候佳音。”世人相互道彆,蕭珺登上禦攆,車馬遠去。
河間王楊弘此時箭傷未愈,身子還是有些不適,楊慶攙扶著下了車輦,宇文愷見禮迎駕。來到宇文愷的開河行營。各自就坐,申明來意,河間王楊弘問道:“孤王自從出了汜水關,沿途不見百姓,卻幾遇山賊盜賊,但是與征調壯丁有關?”
“下官以是修生養民,偃武罷兵才氣停歇民患。”宇文愷說。
“河間王之子楊慶,有急事求見。”
剛到了張掖行宮,蕭皇後和朱紫陳婤還冇等喝碗茶,小寺人便有急事求見。一看小寺人那幅鎮靜樣,陳婤說道:“娘娘返來,還冇來得及歇腳,有甚麼大不了的事。”
聞聽此言,陰世師頓時言道:“一日不足,處羅便來,莫非籌齊駱駝。”
“細細說來。”
人間才子本無雙,何如皇後是美娘。
一群山民堵在大道之上,手中各有刀槍棍棒,為首一人喝道:“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想今後過,留下買路財!倘若不聽話,一刀一個拿命來!”
現在皇後蕭珺開口借駝隊,啟民可汗眸子子一轉,心中暗想,當著義成公主的麵,我若不出駝隊互助,公主定要抱怨,如果互助,說不定哪天楊廣翻臉,就要北伐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