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諸葛穎作揖說道:“眼下十萬孔殷,隻能請娘娘降懿旨訓示。”
“臣也同意。”陰世師說。
“是啊,一鯤身島在大陸和夷州島之間,兩岸的漁民為便利買賣,風俗在一鯤身島做買賣。此番東征,必先取一鯤身島。”
何蠻回到凳子上,楊弘又呼喚大將朱寬,“歡斯曾大言,冇有三萬人馬登岸,休談光複夷州。現在三萬人馬湊齊了,你兌現不了承諾,休在返回大陸。”
陳棱、張鎮周率領嶺南水軍出海,海上劈波斬浪,不見絕頂,行駛了兩日,眾將官站在船頭觀瞧,陳棱很有些焦炙,問道張鎮周:“我們已經飛行了兩天,不知何時才氣達到夷州島。”
何蠻翻開懿旨細細看了看,朱寬問道:“娘娘如何說?”
“是……”楊慶剛回身要走,又回身返來,哭著說道:“父王,您可必然要比及皇上的聖旨啊!”言罷,奔馳著出了臥房。
“自吾皇即位以來,抵抗突厥進犯、剿除北齊殘部、伐陳同一南北、招安嶺南六郡、光複南越交趾、修建東都、貫穿運河、重興佛教、開科取士、南下江都、西征西域,此功德無量,秦皇漢武也不能對比。現在討伐琉求,光複夷州,大戰期近,何如老臣箭瘡難愈,舊病纏身,隻恐再難出征。弱水三千,隻差橫舟一渡;孤島迴歸,唯有跨海動武。老臣深知,垂死之際,戰機方來,故而請旨開戰!
在張掖行宮,楊慶訴說完河間王楊弘的病情,便拿出那份親筆奏章,此時諸葛穎、陰世師也受命趕到行宮。
寫罷以後,楊弘長談一口氣,說道:“快去交與皇上,孤王熬不過這個年了,但光複夷州的大事不能遲延。”
隋軍將士一鼓作氣,把迎戰的琉求兵衝得七零八落,兩邊混戰廝殺,一場好鬥。真可謂:
三聲信炮竄天起,隋軍威風掃琉求。
陰世師趕快扶起楊慶,蕭皇後二眉舒展,難言道:“陛下已出玉門關,這可如何是好?”
“老王爺……”何蠻忍不住老淚縱橫,深深握住了楊弘的雙手。
“你混賬,”楊弘狠惡的咳了幾聲,指著楊慶斥道:“孤王是兩朝忠臣,幾時有人這麼個孝子,快快去送!”
楊慶雙手舉著一張紙,朱寬潤好筆墨,將羊毫交於躺在床上的楊弘,楊弘抬筆憋足力量,洋洋灑灑,一氣嗬成,寫下了一道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