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_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紅氈鋪地,覆蓋丹陛,但看一隊使者,分作三列上殿,彆離是黨項、高昌、康國、安國、石國、女國、焉耆、龜茲、疏勒、於闐、汗、吐火羅、挹怛、米國、史國、曹國、何國、烏那曷、穆國、波斯、漕國、附國等二十七國使者入朝覲見。

秦皇一統六國合,漢武強邦功勞多。

得知原委,蕭珺勸道:“薛道衡窮酸書儒,不識大抵,陛下儘可貽笑風雅。畢竟是兩朝老臣,固然說話樸重,但德才兼備,不成妄加罪名。”

開皇十一年,陛下停止千僧法會,大興佛法;

萬邦使者祭拜過秦始皇陵,不管是皇室王親,還是文武大臣,還是僧道高士,個個趾高氣昂,感覺非常傲慢,自從盤古開六合以來,還從未有過四方的使者,來中原王朝祭拜先聖,大隋子民可謂賺足了臉麵。

兩日以後,豔陽高照,皇城門外,紅氈鋪地,金鑼傘蓋,旗號飄蕩。伴著一陣刺耳的鳴鑼之聲,兩隊金甲軍人,擺列大道兩旁,一隊禦前騎手,催馬開路,出了皇城,直奔大興城西門。沿街百姓,紛繁躲避,過往行人,伏首跪倒。

隋煬帝楊廣與皇後蕭珺下了車輦,帶領萬邦使者、文武百官、和尚羽士、鴻儒名流,齊聚秦始皇陵,秦皇陵前已經高搭祭台,秦始皇嬴政的靈位拜訪祭台中心,兩邊各有巨大的香爐炊火供奉,中間擺放著烏牛白馬的頭顱,作為祭奠之物。

侍衛快步下殿傳旨,時候不長,隻見四個一同登上萬國大殿。為首之人恰是交趾太守寧長才的副將常駿。

為了采取萬國使者入朝拜見,隋煬帝把用來朝議的宣文殿,停止了一番大修,裝潢的都麗堂皇,改稱萬國殿。

大隊人馬走了半日,便到秦皇陵。靈塚高丘,已是林木豐茂,雜草當中模糊看到一座厚重的基座,基座上本來有一座巨碑建立,但是曆經千年,飽受戰亂,石碑已成斷壁殘垣,隻剩殘破的碑座。

大業二年,擴建東都,開挖運河,開科取士;

“臣妾記得齊國孟嘗君連雞鳴狗盜之輩,都能任用,陛下莫非就使喚不動一個薛道衡。”

隋煬帝大喜,“恩準倭使要求,傳旨本日起,大隋加冕為天朝。既然萬邦恭敬我大隋,那就安排萬邦使者三日以後,隨朕祭拜秦始皇陵,也算不白來一次大興城。”這便是:

開皇九年,陛下總領天下兵馬,伐南陳同一天下;

叩拜以後,皇後蕭珺一看夷邪久國使者眼熟,想起此人便是小野臣因高,蕭珺問道:“小野使者,你國君王還敢稱天子否?”

虞世基從袍袖當中,取出一折,翻開言道:“皇恩浩大,威加四方,《區宇圖誌》計算,今我大隋天下,有九道一百九十郡,一千二百五十五縣,八百九十萬戶。東西橫貫九千三百裡,南北縱深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五裡。大隋亂世,極於此矣。”

看著毫無覆信的靈牌位,隋煬帝回身瞅了一眼身後還在跪著的萬邦使者,隋煬帝又對秦始皇靈牌說道:“奉告你,那是因為朕站在這裡!”

大業元年,南征林邑,百蠻歸順,光複交趾;

隋唐亂世由此始,今後天朝謂中國。

小野說道:“大隋天子,比超強秦,趕過盛漢,古往今來,無所能比,可謂‘天朝’大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