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_第128回 隋煬帝二下江都宮,王世充行賄藏罪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恕老夫直言,現在裴蘊、虞世基在聖上麵前,二人擺佈擺佈逢源,恭維巴結,溜鬚拍馬,甚為得寵。皇上心機,大人看不出來麼?”

張衡點了點頭,謝過老相國蘇威提示,便分開行營。返回到本路途中,張衡感覺蘇威的規勸有些事理,便調轉馬頭,去求見皇後蕭珺。

王世充舉杯敬酒道:“二位大人位居要職,下官好歹也是江東人氏,大師都是江東老鄉,還望二位兄台,助小弟一把。”

陳棱答道:“末將泣血陳奏,來回夷州之時,惡浪滔天,打翻戰船,朱寬將軍葬身大海。”

“老相國,莫非還膠葛於黨爭當中麼?”

“哼!”隋煬帝怒道:“高句麗不來朝貢,欺我天朝,朕將再往江都,征調江南兵馬,親身北伐。”

欲恥秦皇笑漢武,怎聽良臣說忠告。

集結百萬威風動,先將龍船蕩江波。

張衡作揖道:“微臣自幼陪王伴駕,跟從陛下多年,忠心無二,即便滿朝文武不說忠告,臣也要直言相諫,抓儘奸佞之臣,匡扶朝綱,當仁不讓。”

“陛下,朱寬將軍曾有遺言,光複夷州,不辱君命,隻為同一中原,威震四夷,年年稱臣,載載朝賀!”

馳騁四方功勞高,君王驕傲心驕躁。

張衡不聽奉勸,義正言辭答道:“張衡自幼伴隨皇上,擁當即位,應儘臣節,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眾將一聽,個個磨拳擦掌,成竹在胸,隋煬帝這才說道:“朕欲在大業七年,討伐高句麗,需調用江南各路兵馬,望各位愛卿,本日籌辦北伐事件。”

“還望兩位大人幫手,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讓張衡少說讒言。”

“開挖運河,民力匱乏,籌集銀兩,多為官員貪贓。現在擴建江都行宮,督監王世充又中飽私囊,吞吃餉銀,貪得無厭,惹得江淮百姓,民怨沸起。臣覺得應先修生養民,緝拿贓官,討伐高句麗不宜操之過急。”

裴蘊、虞世基見著足分量的黃金,擋不住引誘,二人半推半就,便默許收下了賄賂。見二人受了賄賂,王世充這纔開口:“皇上命張衡到江都主持擴建行宮,張衡是關渾家,不明事理,不通情麵,官冇官樣。”

蕭皇後見張衡公然進諫,心中一驚,轉臉去看楊廣,隻見楊廣把臉一沉,問道:“為何?”

張衡揭露王世充,讓剛收了王世充賄賂的裴蘊、虞世基心中嚴峻,虞世基言道:“王世充大人在江東有口皆碑,清正廉潔。張衡參劾實在與否,還需大理寺細查。”

裴蘊言道:“我等位居要職,怎能收受王督監的奉送,這不好吧?”

蘇威見張衡直言相諫,無所害怕,便言道:“張大人,老夫良言相勸,大人如果要直言相諫,不如先去見皇後,好歹皇後能良言規勸皇上。”

蕭皇後站起家來,歎道:“但是聖上一意孤行,暴怒無常,蘇威裝聾作啞、宇文述奸計惑眾,裴蘊、虞世基恭維巴結。滿朝文武,無人敢言。”

大誌萬丈震諸國,出兵遼東誌難奪。

“這……”裴蘊又道:“自古刑不上大夫,國法是治百姓的,不是治官員的……”

張衡來到蘇威驛館,二人相見,賓主各坐,中間下人奉上茶水,張衡酬酢幾句,便說道:“蘇相國,此次擴建江都行宮,臣以查明擴建督監王世充,以工程為名,截留官銀,中飽私囊,貪汙龐大,證據確實,已草擬奏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