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成名的獨孤武都奉蕭皇後懿旨,點起一起禁軍,直出東門。隻見城外叛軍早就嚴陣以待。獨孤武都催馬立於陣前,拋出一顆人頭。劈麵的楊萬碩定睛一看,這顆人頭不是彆人,恰是魚俱羅項上人頭。
楊玄感兵變,東都四周求援,單說隋主楊廣率領七十萬雄師節節得勝,高句麗已岌岌可危,隋煬帝正逢對勁之時,宇文述倉促來到楊廣宮帳,奏道:“啟奏陛下,大事不好,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造反,披髮軍糧,殺向東都洛陽。”
魚俱羅這兩日,趁著朝廷忙於平叛,慌亂不堪,本身在府上散儘家財,調集仆人、私募府兵,發放兵器,籌辦起兵叛變。俄然家童來報,皇後懿旨要眾將官入宮覲見。魚俱羅得知此事,心中一驚,暗想此時招我入宮,莫不會走漏的風聲,心中一慌,決定提早造反。
大臣庾質最善於相麵,奏道:“啟奏娘娘,臣善於相法,謀反之人,多有四種麵相:腦後反骨,陌生重瞳,眉中有痣,頸後長瘡。魚俱羅陌生重瞳,外號便是重瞳子,即便忠心數載,但遲早必反,應速速平叛。”
過了一日,皇後蕭珺正在宮中焦心等候,俄然樊子蓋倉促來到宮中,拜見了皇後,言道:“娘娘千歲,大事不好,裴弘策、達奚美意大敗而回,兩路叛軍沿途招募百姓,已有萬眾。”
保駕最堪獨孤氏,勇猛不凡魚俱羅。
樊子蓋道:“臣保舉一人,必能克敵。”
楊玄感、李密、斛斯政等人正帶兵前行,俄然見前麵退返來,這才曉得前鋒官楊萬碩陣亡,楊玄感大怒,傳令全軍直奔洛陽。
獨孤武都揮舉大槊,往地上一戳,大聲喝道:“娘娘懿旨,魚俱羅兵變,反賊格殺勿論。”兩下兵勇,不容分辯,揮舉刀槍,喊殺聲起,殺做一團。
虞世基也奏道:“先救東都吧,軍糧不濟,雄師還需後撤一百裡,以免糧荒。”
七十萬隋軍不戰而退,返回涿郡,屯駐扼守。水軍都督來護兒率水軍西進,屈突通兄弟放棄遼東城,率一軍南過黃河。
“啊?”蕭珺大驚,言道:“樊愛卿速速傳旨,命東都官員,中午後入宮覲見。”樊子蓋領旨傳下。
二人來到斛斯政的府上,進了書房,斛斯政親身倒上茶水,二人便密談起來。斛斯政道:“回想皇上,窮兵黷武,耗儘民力,不聽忠告。使得百姓叛逆,官軍造反,眼看天下將亂,你我不能不留後路啊。”
“願聽斛斯大人調派。”
獨孤武都厲聲喝道:“魚俱羅人頭在此,爾等誰敢出戰?”
背叛驟事情宮廷,叛逆群湧焚城郭。
千鈞一髮之際,隻見獨孤武都猛挑渠水槊,“嘡啷!”一聲,打掉了魚俱羅手中九環大刀,魚俱羅從無敗績,一時打掉兵器,兩眼發慌,心神大亂,獨孤武都一槊刺來,魚俱羅躲閃不及,打穿了魚俱羅鎧甲上的護心鏡,命喪金階下。兵變兵士見魚俱羅戰死,紛繁投降。
“何人?”蕭珺問。
楊玄縱神采焦炙,言道:“大事不好,方纔得知,西都大興留保衛文升,率七萬雄師已出弘農,馳援東都洛陽!”
黃河南岸便是黎陽,鎮守黎陽之人,是楊玄感的偏將元務本。這元務本見屈突通率兵開端渡河,嚇得魂飛膽喪,黎陽守兵不過幾千人馬,那裡擋得住屈突通七萬雄師,一夜之間,捲走城內財帛,棄城而逃。黎陽的將士找不到主將,四散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