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_第148回 出偽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王愛仁道:“正因前任冒死相諫,微臣纔敢前撲後繼,身為人臣,當仁不讓。還望陛下聽進忠告,返回關中,以免釀下千古遺恨!”

“傳他來見。”

不曉得年幼的越王楊侗是攻是守,如何定奪,且看下回分化。

蘇威用鄙夷的眼神看了看宇文述,不屑一顧,眯著眼一言不發。但裴蘊、虞世基有些憋不住,雖說與宇文述不是一派的,但是內心有些看不下去任由宇文述這麼折騰。裴蘊奏道:“李淵在外征討叛賊,不成妄動。”

蕭皇後道:“老相國甚麼都看的明白,卻從不直言相諫,每次都讓哀家去進諫皇上,莫非你就這麼怕死?”

禦花圃中正值花開時節,芳香鬥豔,彩蝶傳香。正遇陳朱紫陪著蕭皇後在禦花圃賞花。隋煬帝道:“今逢花開,朕總覺的不如往年素淨。”

隋煬帝拿著奏疏,理直氣壯言道:“看此供狀,李氏謀反大罪,公然不假,辛虧查實,險釀大禍。速將李渾滿門抄斬,宗族之人放逐嶺南。”

動靜傳到東都洛陽,越王楊侗趕快調集留守官員籌議對策,太常卿元文都固然是個文官,但很有智謀,言道:“瓦崗賊軍攻陷糧倉,施助哀鴻,民氣歸附。此時反擊,官軍不得民氣,還是死守汜水關,以逸待勞。”

宇文述一看隋煬帝如此科學讖語,並且有一副不解氣的神情,宇文述頓時毒計上心頭,便順著隋煬帝的心機說道:“以微臣之見,唐國公李淵也應一併調查。”

何如滄海桑田易,不知江山破裂深。

“老臣死不敷惜,隻是大隋萬裡皇圖,現在不堪一擊,一旦到了江都,隻怕皇上成為偏安之君,再也不能回到關內。”

隋煬帝神采一變,問道:“為何?”

凝重的氛圍堆積在宣文殿,隋煬帝楊廣再議李氏謀反一案,蘇威、裴蘊、虞世基幾小我,覺得還是查不出證據,帶沉迷惑的神情,窺測宇文述神情。唯有宇文述洋洋對勁,呈報了娥英的偽供。

翟讓、李密帶領七千義兵出陽城北,超出方山,從羅口攻擊並攻破了興洛倉,翻開糧倉聽憑百姓取糧,四周八方老弱婦孺、貧苦百姓在路上接連不竭,取糧充饑。

“你也以為盜賊蜂起?”

蘇威偷窺一眼,見隋煬帝不為動容,又說:“往年賦稅,按戶籍均派,國庫充盈;而本年稅賦,寥寥無幾。老臣猜想,定是人丁變成盜賊,這才收不上稅來。客歲降旨免征壯丁,而本年又征,朝令夕改,盜賊豈能停歇?”

“兩個皇孫尚且年幼,怎能擔負如此重擔?”

“中原雖好,現在人丁稀缺,賦稅吃緊。而江都朕已運營多年,今去江都重整旗鼓,東山複興。”

民氣所向造反處,朝廷進退兩難行。

崔民象一看,隋煬帝脾氣殘暴,喝道:“陛下不聽忠告,後患無窮!陛下,陛下…….”

……

到了次日,百官上朝,拜見天子,當著文武官員,隋煬帝的遷都設法不好直說,隻是奉告世人將三下江都巡遊。裴蘊、虞世基都是江東人氏,一聽去江都,紛繁擁戴。而關內官員,個個都是一言不發。

虞世基也說道:“現在山西已有郭子和、梁世都、劉武週三路反賊,如果此時緝拿主將李淵,盜賊必然揮師南下,危急京師,千萬不成。”

“遷都?”蕭皇後一驚,與陳朱紫互視一眼,麵對疑問,隋煬帝泰若天然,隻是笑了笑拂袖而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