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剛被押出帳外斬首,永濟便來了信使,屈突通問道:“永濟那邊戰況如何?”
屈突通一揮手,停了戰鼓,問道:“吾蒙隋主重恩,曆事兩主,受人厚祿,安可避禍?有死罷了!存亡在此一決,有何話說?”
屈突通內心也是難堪,滿腹委曲,說道:“我又何嘗不想殺到蒲州渡口,但是李建成造了強弩,即便驍果營也不能登岸,反到死傷浩繁,又能何如?
話音未落,又有一個小寺人,急倉促跑來,言道:“大事不好,蕭珣、蕭瑀二位國舅爺開了皇城東門,向叛軍獻降了。”
到了次日,屈突通兄弟二次兵臨涑水河,隻見唐兵強弩機早已嚴陣以待,隻聽隋軍陣中一通伐鼓,驍果在前,步兵隨後,屈突蓋壓陣中間,渡河強攻。幾十台強弩機正在轉弦,隋軍二通鼓響,弓箭手萬箭齊發,射向唐兵。
屈突通傳令征調民船,泛舟度過黃河,半日時候,大部人馬已倉促渡河。眼看兩萬將士都已渡河,隻剩些輜重糧草正在裝船,俄然一陣沙塵蕩過,遠處又有一支人馬殺來,跟從的兵士也是服飾各彆的雜牌軍。
為首一人,白盔白甲,外罩白戰袍,胯下白霜馬,手中白纓雪鋼槍,年紀不到三十歲,屈突通細心一看,此人恰是李淵的半子柴紹。一看屈突通大部人馬已經渡河,隻剩糧草輜重,感覺恰是機會,喝令將士一齊殺出,劫燒糧草。
堯君素一看屈突蓋信心實足,也進言:“言之有理,無妨一試。”
兩萬隋軍,秣馬厲兵,佈陣潼關之下,箭弩齊備,雲梯林立,屈突通手提砍刀,決意親身攻城。戰鼓擊響,大戰本身,俄然長孫順德在城頭之上,搖旗喝道:“屈突將軍,本將有話要說!”
“但是一但叛軍打到都城,你我皆是萬念俱焚。”堯君素道。
一心扶保隋基業,不知身在唐風雲。
到了次日天明,糧草判官來報,糧草將儘,若再攻不下潼關,將軍心大亂。萬般無法之下屈突通傳令,再次攻城。
屈突通身為主將,眉間舒展,無計可施,說道:“冒死強渡,死傷極大,身為主將,我豈能冒然反擊,不顧恤將士?”
屈突通一看環境不妙,命南岸少數將士守住糧草,單槍匹馬,殺向柴紹。屈突通被水迎敵,抱定必死之心,殺的追兵人仰馬翻,亂成一團。真可謂:
屈突通派驍果營強渡涑水河,李建成已強弩機射退驍果營,據河而守。屈突通折損很多兵士,隻得撤兵,回到大營,心中非常懊喪。
南征北戰城池掠,東討西殺波折平。
屈突蓋言道:“堯君素說的輕易,兩番強攻滅頂多少將士?我等浴血廝殺,皇上不早回關內,反到在江都偏安一隅。兄長何不另尋明主?”
骨儀道:“大將軍陰世師尚可出戰。”
骨儀言道:“微臣馬上前去東門,即便戰死,也劈麵朝東麵,永望君王!”言罷,骨儀分開內宮,帶著一支親兵,直奔東門殺去,終究儘忠而亡。
隻聽三聲號炮,戰鼓雷鳴,萬箭齊發,大興城頭,喊殺震天。陰世師帶領兩萬隋軍搏命抵當,城頭苦戰三日,唐兵日夜攻城,隋軍死傷殆儘,陰世師搏鬥亂戰,搏命一決,陣亡城頭。
屈突通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趕赴潼關。比及了潼關近前,世人齊聲叫門,卻不見城門翻開。等了少時,俄然城頭之上堆積浩繁兵勇,城頭為首一將,向屈突通喊道:“長孫順德在此,認得本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