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利聞聽勃然大怒,正要吼斥,隻見城頭之上,三百弓弩手,搭弓上箭,一通亂射。步利部下不過幾百馬隊,那裡敢逗留,趕快調轉馬頭,向北逃去。
劉武周問道:“突厥有幾十萬鐵騎,擄掠來的漢民不過幾萬人,如此看來也冇甚麼用處啊。”
見步利已經跑遠,李仲文對麾下喊道:“速開南門,驅逐秦王李世民!”
看著多量漢民被慕容遐送往定襄,劉武周的大將宋金剛感覺不對,走到劉武周跟前,靠近說道:“百姓遠途跟隨,本可退守馬邑故鄉,現在卻被突厥拐入定襄,我看突厥另有圖謀。”
李仲文大驚:“莫非遷徙百姓就為擁立大隋?”
大誌勃勃結梟雄,可汗反在暗害中。
“嗯。”步利道:“大汗命我二人斷後,現在唐兵將至,我也欲走。大人盤點一下城中還剩多少值錢之物,十足帶回塞北。”
“所言不差,大汗已經重修定襄縣,堆積漢族子民,供奉隋主。”步利大言不慚,但是李仲文是跟從劉武周馬隊反隋的臣子,暗想本身曆儘萬難,才幫忙劉武周建立基業,突厥競想藉此複辟大隋,心中恨之入骨。
蕭珺道:“百姓剛從晉陽徒步千裡,遷徙到定襄縣,再征兵馬,又要耗儘很多壯丁,不如先做涵養,南征還是從長影象吧。”
被擄掠的百姓一起顛簸流浪,如果丁壯之人尚可跟從,隻可歎那些個老弱婦孺,難以跟從行軍,離散者、後進者不計其數,百姓苦不堪言。
劉武周坐在椅子上,把腿一翹,晃著二郎腿說道:“處羅之子奧射,尚在年幼,如果處羅早死,遵循草原部盟俗約,應立年長之人,咄苾定然會兄終弟及,到時咄苾便會推戴本王,光複晉陽。”
處羅可汗勸道:“大王不必耿耿於懷,明日出了雁門關,先放心前去塞北,今後必有東山複興之日。”劉武周也無可何如,隻得應允。
李仲文冒充唬道:“現在丁壯百姓已被遷徙,突厥雄師紛繁撤走,城中不過千餘人,不如早撤。”
宋金剛道:“大王有所不知,處羅可汗最靠近的兩個女人,一個是義成公主,另一個乃是隋皇後蕭珺,這兩個女人可都是大隋皇室,就怕藉此機遇複辟大隋。”
處羅考慮少量,抬眼去望蕭珺:“美人意下如何?”
李仲文與步利留守晉陽,兵馬不過數千人,李仲文暗想劉武周局勢已去,隻知依托突厥,不肯顧恤百姓,不如投降唐王。李仲文來到議事堂,突厥大將步利內心也不甘心,一人在堂中坐立不安。李仲文問道:“現在唐兵即將來到,將軍籌算如何退敵。”
處羅道:“本汗不是不想幫忙楊家,但是此次南下,冇想到劉武週一敗塗地。唐軍又勢如破竹,以是帶著百姓臨時躲避。”
宋金剛勸道:“可草原上另有箇舊俗,不但汗王兄終弟及,就連老婆也是兄終弟及。”
單說咄苾正一人撥弄馬頭琴,見劉武周急倉促來到咄苾的行宮,像有急事,咄苾問道:“王爺來此,有何要事?”
此時北即將士已到雁門,隨行百姓、蕃漢兵馬均已安營紮寨。步利倉促來到中軍大帳,處羅可汗與劉武周正在帳中,一見步利,劉武周問道:“為何隻要你一人返來,李仲文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