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_第21回:救朔州五路劫胡營,收雁門險計降奇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蕭珺點了點頭,對張衡說道:“先讓這父女住在府上,待晉王班師而回,我再通稟。”

燕榮手提單刀,帶領兵士攀爬城池缺口,此時雁門關上早已疏於防備。自從第二可汗奄羅大敗,突厥兵士士氣一落千丈,孤守雁門關也是強弩之末。

世人一聽,遲疑不定,河間王楊弘說道:“此計奇險,攀山約岩,倘若不慎,墜死難還,恐怕將士故意無膽。”

楊弘拿出一個包囊,交予楊廣,說道:“皇上差八百裡快馬,送來一份疾書,我等未敢拆讀。楊廣接過密書,翻開包囊,細細觀讀,說道:“突厥出兵隴西,大敗馮昱、李崇二將,武威、天水、安寧、金城、弘化、上都等地紛繁垂危,催我部儘快反擊,以緩隴西之急。

雁門關的突厥主將名叫木那,自發得依山傷害,門路設障便能夠高枕無憂,冇想到燕榮帶兵尋險而上,一夜之間沿殘破之處偷上關隘。燕榮看大部分將士已跟從上城,傳令打出兩枚信炮。

楊花簾幕晚風間。愁眉澹澹山。

“好。”楊廣言道:“我馬上傳令,命豆盧勤為前鋒官,魚俱羅為副前鋒,點起三千馬步軍,馬上解纜。”這恰是:

當時隻合鎖雕鞍。山頭不放山。

“草民告燕榮賊子飛揚放肆,逼迫百姓,**民女!”

包抄朔州的十萬突厥兵馬,瞬息間人逃馬竄,亂作一團;隋軍裡應外合,四周夾攻,越戰越勇,使得突厥大敗。

魚俱瓚接過老者狀紙,言道:“狀紙收了,爾等回府問話。”這老者和女子千恩萬謝,連磕響頭,隨後跟著蕭珺肩輿一同回了總管府邸。

豆盧勤言道:“雁門關東臨雁門山,西靠隆山,兩山對峙,形如閘門普通,每年大雁往飛兩山之間,故稱雁門。”楊廣眺望山勢不但感慨,如此險山,易守難攻,我若光複,談何輕易。如此雄險,故而後有金代文人元好問做詞《阮郎歸》,以歎奇山:

彆郎輕易見郎難。千山複萬山。

楊弘出麵主持,無人再敢私行決定,楊廣這才發號施令,對眾將說道:“突厥四周圍城,命李徹率五千兵馬抄襲東營;王韶率五千兵馬抄襲西營;韓僧壽率五千兵馬抄襲北營;豆盧勤率五千兵馬直搗南營。徹夜半夜信炮為號,一起反擊。”

張衡把那老者和女子傳到堂屋,這老者鬚髮斑白,身材肥胖,那女子固然穿的敗落,但長的有幾分姿sè,儼如小家碧玉。張衡說道:“這便是晉王妃蕭娘娘,恰是娘娘開恩收了你的狀紙。”

晉王楊廣得了首勝,歡樂不已,正yu寫奏章為世人表功,俄然河間王楊弘與眾將急倉促來到中軍大帳,楊廣不知何事,便問:“叔父與眾位將軍前來,不知有何要事?”

麵對山勢險要,晉王楊廣一時也不知如何對策,便命隨行的領導官,依山作畫,構成輿圖,帶回營中,研討攻法。

楊廣與擺佈眾將,趕快翻身上馬,雙膝跪倒,使官言道:“奉天承運,天子詔曰:今長城以內,突厥皆以撤退,朝廷臨時轉憂為安,特命晉王楊廣,回朝覆命。河東事件暫由河間王楊弘代理。欽此。”

第二可汗奄羅驚駭無措,幸有大將阿史那,及時趕到,“大汗勿慌,隨我撤走。”奄羅趕快調轉馬頭,跟從阿史那一起北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