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叮嚀到是提示了蕭珺,想到蕭瓛那不懷美意的眼神,蕭珺微微點了點頭:“大人放心,我自稀有”。
“陛下……”
叔侄二人一邊往外走一邊考慮,蕭瓛道:“當斷不竭,反受其亂,我看派人成果了隋朝這群人的性命,逼皇上抗隋吧。”
太子話未說完,隻見蕭巋兩眼發木,瞻仰說道:“若能九州同一,免除百姓戰亂之苦,不為國君也罷。”話音未落,隻見梁世宗蕭巋,兩唇微張,睜目而亡。蕭巋斷了氣味,世人伏地痛哭,宣詔駕崩。
楊素道:“微臣聽聞,晉王迎親之時,與娘娘偷渡棚船,才得脫身。娘娘還是早作防備。”
梁後主擺擺手,蕭瓛一看勸說無用,也上前奏道:“陛下,皇叔說的有理,不能讓蕭珺分開江陵,一出錯但是千古遺恨呐!”
趙行內一看戴僧朔也帶兵而來,不敢脫手,隻是看了看二皇子蕭瓛的眼神,戴僧朔也未敢妄動,難堪之時,太子蕭琮在兩下威脅之下,隻得在刀槍之間,帶領蕭家宗室祭拜先皇,在靈前即位,擔當皇位。這便是西梁汗青上的梁後主,諡號梁靖帝,廟號惠宗。
等回到內宮,此時宮人們正把蕭巋的屍身放入棺槨,張衡趕快走到蕭珺身邊,低聲說道:“已有親兵入宮。”蕭珺一聽,便往前湊幾步去叮嚀太子蕭琮,俄然一陣腳步聲,便見一隊兵士持刀而入,為首之人,恰是親兵侍衛趙行內。
單說帶著蕭瑀、張衡一同入內宮去見梁世宗蕭巋,到了後宮,幾位太醫跪在門外,神采無法,相必已經束手無策。此時蕭巋已經奄奄一息,諸位皇子也前後到來,安平王蕭岩與二皇子蕭瓛也緊隨而來。
太子蕭琮言道:“先帝遺旨,太子靈前即位,爾等若要護駕,就隨我一起祭拜!”
宮人裡外忙活,卻轟動了二王爺蕭瓛和安平王蕭岩,叔侄二人曉得隋朝使團即將返回,立即趕到宮中求見天子。
刀槍之下,棺木之前,蕭琮驚險登上西梁皇位,舉國大喪,滿城縞素,萬民哀哭。
蕭岩道:“蕭珺畢竟是個外姓人,對大隋不能傷筋動骨,反而會惹怒大隋。”
梁後主有些不屑一顧,反問道:“皇叔口口聲聲說是妖女,我若將蕭珺截留,有何好處?”
這話音未落,隻聽宮殿側門也是一陣哄亂,也有一隊兵馬進入,為首之人,乃是大將軍戴僧朔,世人又是一驚,戴僧朔言道:“末將奉七皇子密令入宮護駕!”
政敵不吝親骨肉,隻為一隅求偏安。
兩路兵馬不測在先帝靈前相遇,蕭家宗室都慌得不知所措,這時張衡一看七皇子蕭瑒調來了兵馬,到是放心了很多,附耳對蕭珺說道:“娘娘無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