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道衡則言道:“臣是文官,不懂水戰,不過還望請殿下放心等候,必偶然來運轉之時。”
校尉言道:“九江失守,主將紀瑱被俘。”
陳後主覺得能安安生生過個好年,安知隋軍年關渡江,剛過零時,台前爆仗一起沖天,漫天飛花,喜慶至極。這秦淮河邊有三百宮娥,同台起舞,舞姿美豔,此中又有彈唱,唱的便是陳後主為張麗華所做的《玉樹**花》,河邊百姓爭相圍觀,河麵上戰船滿載,彷彿人隱士海,更是熱烈喜慶。
“報!”俄然中軍帳外,一名校尉來報:“啟稟殿下,陳國九江水軍,分開渡口,向建康駛來。”
袁憲資格深厚,又是忠臣,也是難以忍耐,便想闖宮而入,正巧阿誰小寺人從宮裡出來,眾臣覺得皇上要傳旨召見,寺人說道:“皇上有旨,射中書舍人施文慶調集眾將廷議。”
隋開皇九年、陳禎明三年,公元589年正月月朔,陳朝君臣正在歡度除夕之夜,隋軍主帥楊廣,集結三路人馬,趁霧渡江,打擊建康。東麵賀若弼由廣陵南渡搶占京口,中路宇文述由桃葉山解纜占有石頭,西路韓擒虎由廬州夜渡直逼采石。
“遵旨。”
裴蘊附耳言道:“陛下,紀瑱大勝。”
大將樊毅言道:“京口、采石,均為險要,各須jing兵數千,依險而守。如果喪失,必將大事去矣。”
楊廣言道:“今得戰報,清河公楊素東進漢口,與秦王楊俊會和,大敗馳援建康的三萬陳國水軍。渡江良機已到,本帥傳令全軍籌辦渡江。”
建康城內醉生夢死,大江之上竟升起大霧,晉王楊廣、河間王楊弘、元帥長史高熲等世人一起登上桃葉山,憑著四周火把望去,楊泛博喜,喝道:“決鬥之夜,江上起霧,天佑我也。”
陳後主懶洋洋靠在床邊,似醉非醉,似睡非睡的對寺人說道:“速射中書舍人施文慶,調集百官,代為定奪。”
陳朝的文武官員遲遲等不到皇上召見,是更加焦炙,老將蕭摩訶對老尚書袁憲說道:“事關嚴峻,請老相國主持政事。”
“青州總管燕榮。”
宇文述把漢口遞送的捷報呈上,楊廣、高熲、薛道衡三人一看,大喜不已。楊廣道:“看來今chun這個年要在江南過了,立即傳令,中軍帳議事。”
東西夾攻鎖兩翼,披荊斬棘圍城襄。
楊廣一時恨的牙根癢癢,如果等閒起火,恐怕被高穎小瞧,考慮一番,楊廣壓了壓肝火,轉臉對河間王楊弘道:“叔父,我任職幷州之時,燕榮最害怕叔父,勞煩叔父親身草擬軍令,催促燕榮出戰。”
“殿下放心,老夫必嚴令催促。”
裴蘊內心清楚,京口,采石是險要之地,若隋軍攻不下京口、采石,就難以包抄建康。裴蘊看施文慶話不由心的模樣,調撥說道:“京口、采石乃是外相之地,無關緊急。不如集合重兵,恪守建康城。”
何蠻道:“雖說草木皆兵,但此一時,彼一時,不成並論。”
陳後主心不在焉的答道:“既然愛卿們已經商定,就依計而行。”隻是揮了揮手,以示應允。
施文慶聽了裴蘊之策,非常讚成,“若非將軍提示,幾乎因小失大。”施文慶是個文人不通軍事,就喜好費事省力,不肯折騰,遂欣然采取。
高熲聽了,忻然樂道:“君言成敗,事理清楚,令我豁然開暢。”楊廣、高熲紛繁讚成薛道衡的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