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後主道:“將軍固然放心,把你的戰船全都開到秦淮河邊,到時朕與水軍同慶新chun,也算體恤將士、鼓勵鬥誌。”
袁憲資格深厚,又是忠臣,也是難以忍耐,便想闖宮而入,正巧阿誰小寺人從宮裡出來,眾臣覺得皇上要傳旨召見,寺人說道:“皇上有旨,射中書舍人施文慶調集眾將廷議。”
高熲聽了,忻然樂道:“君言成敗,事理清楚,令我豁然開暢。”楊廣、高熲紛繁讚成薛道衡的高論。
“報!”俄然中軍帳外,一名校尉來報:“啟稟殿下,陳國九江水軍,分開渡口,向建康駛來。”
何蠻當了多年的水軍主將,還從未傳聞過把水軍調到秦淮河這花紅柳綠的處所,去慶賀新chun。站在中間江總和孔範一再給何蠻使眼sè,何蠻內心憋屈,卻不敢抱怨,隻得服從。這便是:
話音未落,隻見蕭瓛站起家來,說道:“六弟決不成信蕭珺的狡計,蕭琮歸順之時,我等一起兵變,殺了戴僧朔,隋主豈能饒過我們,決不成降。”
“好!”楊廣道:“派快馬傳令王世積,命其率領渡船,過江篡奪九江城。”又對眾將官說道:“傳令吳州賀若弼、廬州韓擒虎及本王麾下各部,本帥定於開皇九年正月月朔淩晨渡江,三路人馬直取建康!”
楊廣一時恨的牙根癢癢,如果等閒起火,恐怕被高穎小瞧,考慮一番,楊廣壓了壓肝火,轉臉對河間王楊弘道:“叔父,我任職幷州之時,燕榮最害怕叔父,勞煩叔父親身草擬軍令,催促燕榮出戰。”
宇文述把漢口遞送的捷報呈上,楊廣、高熲、薛道衡三人一看,大喜不已。楊廣道:“看來今chun這個年要在江南過了,立即傳令,中軍帳議事。”
“遵旨。”
為國之體,在於任寄,彼之公卿,備員罷了。陳主用小人施文慶委以政事,尚書令江總隻懂詩詞,並非棟梁之才,蕭摩訶、何蠻奴是其大將,不過匹夫之勇。其必克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