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夫人本比蕭珺年青十歲,一見蕭珺一口一聲母妃,讓宣化夫人神采丟臉,隻得說道:“叔宣當年被皇後援救之時,與皇後結為姐妹,戴德之情,至今未忘。隻因先帝臨幸,使得輩分有彆,如此稱呼深感濺顏。”
蕭皇後道:“宣化夫人又病,皇上給母妃儘孝心去了。”
女官蕭敬嫣倉促來到寧安殿,說道:“啟稟娘娘,樊子蓋大人有南邊的急事要見。”
“國公不忙著走。”隋煬帝說道:“再過一個月便是新年,朕決定來歲年號改元大業,朕還要親迎赦免複職大臣,國公此去務必使運河開挖和東都營建儘快東宮,朕要在大業元年到來之際,讓大隋驚天動地,萬眾諦視。”
不經意間,驚醒了蕭皇後,蕭皇後醒來見楊廣就在身邊,趕快起家拜見。隋煬帝道:“皇後免禮,未想到皇後寫的詩句,如此勵人,令朕欣喜。”
“如何……”
三千美人無人愛,萬般柔情於一身。
……
隋煬帝一揮手,一個小寺人抱過白狐錦被,楊廣白狐錦被悄悄蓋在宣華夫人腿上,掖了掖被角,安撫道:“這床白狐錦被是皇後敬愛之物,皇後讓朕把錦被送給夫人。”
“那為何夫人神采丟臉,莫非皇後想趁機害死夫人?”這一語嚇得宣華夫人半驚,楊廣見宣華夫人表情壓抑,便問身邊寺人。
“夫人說那裡話,蕭珺不能給母妃儘孝,才心中忸捏。”
楊泛博喜,收了白狐錦被,便捎往宣華夫人那邊。望著楊廣歡暢而去,皇後丫環蕭敬嫣和幾個貼身丫環,心中忿忿不平,敬嫣言道:“娘娘對宣華夫人也太軟弱了,竟讓一個先帝的後妃爭了寵,我等看不下去。”其她丫環、寺人也隨聲擁戴。
“好,朕親身禦批。”
“微臣領旨謝恩,馬上出發。”
蕭珺坐到床邊,安撫道:“要不是今晚有急奏,孩兒本不來打攪母妃,隻是軍情告急,大臣們都在待命。”
才子風華難逝去,才子情懷遇知音。
宣華道:“皇後口稱母妃,羞煞宣化。還望皇後念及舊情,仍以姐妹相稱。”
蕭珺回到寢室,對幾個丫環宮人言道:“古往今來,曆數帝王,三宮六院,嬪妃成群,陛下不過哀家與宣華兩人,並不為過。”
“全軍待命,嚴整待發,娘娘懿旨隻恐難以號令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