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_第201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母曉得李寬不成能親身前來,不過,她還是衝動不已,起碼她能從福伯口中得知李寬現在是否安然無恙。

當初福伯進宮給李母送禮,剛巧李世民在萬春殿。見到福伯前來送禮,李母脫口而出,福伯當然連聲勸止,隻不過李世民一笑,還說:“當年朕也是你看著長大的,既然愛妃情願就隨愛妃吧,你不必如此。”

“德妃娘娘,楚王殿下又送來禮品了。”小宮女帶著歡笑聲,跑進了殿門。

李母衝動道:“快・・・快請出去。”

固然曉得李寬與李承乾不對於,但是有著照看李母的交誼起碼也能讓李寬解去對李承乾的仇視;她信賴以李承乾現在的作為,加上有她和李母從旁勸說,兩人必然會相互攙扶。

而能成為世人獎飾的千古一後,長孫天然不凡,看望李母可不但僅為了安撫李母,讓後宮安穩,讓李世民放心朝堂之事;畢竟李寬的才識長孫但是見地過的,更彆說她還曉得李寬生而知之,固然拿不準李寬的性子,但是她起碼曉得一點李寬重情。兒子將來會是大唐的天子,李寬如許的賢王人選又豈能放過?

李世民曉得李寬回長安了,但是比來李世民思慮如何措置太原城的世家,尚未到過李母的萬春殿,李母也就不知李寬已經回長安了。

倒不是說長孫設法簡樸,隻能說為人母者,一心為本身孩子考慮,失了計算。

若說對李寬的體味李世民當然是不必上李母的,就連長孫都比不上,體味越多他便越悔怨,想到當初李寬在太極殿醉酒以後曾言道他當的千古一帝,卻當不得為人子為人父,李世民曾一度彷徨。

自打李母進宮以來,便一向心心念念著兒子,從未有過笑容;為此李世民伉儷和楊妃經常看望,加上在她進宮後不久李寬派人送來了禮品,李母才垂垂有了笑容。

就算有李淵護著,李母放棄入宮,李寬也免受懲罰,但是李淵能護得了李寬一輩子嗎?此事莫非不會讓李世民記恨?李母又不是李世民肚子裡的蛔蟲,她可猜不到李世民如何作想。隻是站在本身的位置上一心替兒子著想罷了,就算曉得進宮會傷了兒子的心,但是悲傷總比遭到傷身強。

半晌,福伯便進了殿門。

眼中泛著淚花,笑著說:“好好好・・・・・・”

聽到李寬安然無恙的回府,李母一副放下心中大石的模樣,隻是聽到李寬將來拜見,又變得有些憂愁,不過隨即便隱去了,放心道:“安然無恙便好,安然無恙便好。”

晚春殿乃是李母的寢宮,殿中擺著飯食,李母隻是吃了兩口便冇了食慾,看著盤中的菜肴就好似冇有動過普通,也不知是因為宮裡的廚子不如胖廚子的技術,還是因為其他。

當今的李承乾因為李寬的呈現提起被立為了太子,操行也確切不錯。當初李綱進宮為師,李承乾親身將李綱引上殿並恭恭敬敬地施禮,又向其謙虛就教,態度極其禮敬,讓李綱和眾臣誇獎不已。風韻峻嶷、仁孝純深、尊師重道,確切有明君之相。可惜對李寬,他還是有著深深的痛恨,當年因為玉佩一事被李寬嚇住的場景還是揮之不去,現在被立為太子還獲得世人誇獎更是羞憤,又豈會如長孫所想的那般快意。

李母當初為何進宮為妃?撤除本身本是通房丫環以外,更多的還是為李寬。固然李寬手中持有免死聖旨,可李母當年也在隋皇宮服侍過當時還是公主的楊妃,對皇家的陰暗體味很多,而李寬在她眼中畢竟隻是是一個純孝的沖弱罷了,就是有不入罪的聖旨又豈能鬥得過李世民,何況如果有人計算,李世民也狠心,違逆聖旨也能夠給李寬定為謀逆大罪。非論罪、非論處的聖旨又有何用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