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第6章 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本來心底另有幾分不捨,現在連那最後一點親情也完整埋冇,裴家獨一讓她沉淪的,大抵隻剩下蔡氏親手做的寒具和粉糍。

在不知情的人看來,裴拾遺獲咎武皇後,然後她被武皇後帶走,一夜未歸,說句存亡未卜也不為過。

小幾被劈成兩斷,木屑四周飛濺。

楊知恩上前斥退幾個擋路的布衣,牛車重新慢悠悠搖擺起來。

京師腳下的老百姓餬口敷裕,底氣實足,即便是酒坊裡打雜的小伴計,也悲觀自傲,不等閒對人卑躬屈膝。

是半夏。

半夏目眥欲裂。

餅裡裹了羊肉,抹上酥油,放進爐裡烤熟,金黃酥脆,香氣直往行人們鼻孔裡鑽。

裴家卻無人體貼她的死活,裴拾遺作為她的親生父親,竟然另有表情帶裴十郎去逛騾馬行。

張氏還想和她說幾句掏心窩的內心話,一個梳單髻的婢女俄然一頭紮進正堂,神采倉惶,滿臉是淚:“十七娘,快跑!郎君要殺你!”

轉過迴廊,踏進後院,台階下立著一匹棗紅色的小馬駒。

裴拾遺不為所動,一把推開張氏,舉起寶劍。

裴英娘苦笑,她纔不會因為告彆裴拾遺哭天抹淚。

大唐國力強大,長治久安,外夷、胡族爭相歸附儘忠。

長安城的胡人多不堪數,人們早已經見怪不怪,並未好異景望。

她一邊奔馳,一邊朝半夏表示:“去前堂找殷王求救!”

這份隻要強國百姓才具有、深深融進骨子裡的自傲和蕭灑,常常讓裴英娘感慨不已。

食鋪前煙氣蒸籠,幾口大灶燒得紅彤彤的,蒸籠裡是一層層白白胖胖的蒸餅,鐵鍋中湯水滾沸,烏黑的湯餅在乳紅色的水花中翻滾。

食店、酒坊、邸店、果子鋪、肉鋪、藥行坐落在巷曲間,著圓領袍的小郎君們在酒坊豪飲,穿半臂襦裙的小娘子們流連於脂粉鋪,頭裹布巾的老丈挑著一擔新奇果蔬挨家挨戶上門兜售,頭髮斑白的阿婆坐在自家雜貨鋪子的門檻上,笑眯眯和隔壁裁縫鋪的繡娘談笑。

宮裡少不了她的吃穿,她的衣裳金飾和宮裡的東西比起來,實在寒酸,根基上不成能再有穿戴的機遇。但起碼要把貼身的用物帶走,免得便宜裴十二孃。

婢女把研成細粉的薑末撒進茶湯裡,用銀匙子挖一小勺豬油,趁水開的時候,浸在滾沸的茶湯中燙煮。

她不會忍氣吞聲,她的使女也不能隨便被人欺負。

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麵片湯送到等待的行人手中,加鹹豆豉還是添辣茱萸,隨行人本身決定。

女郎危在朝夕,她必須儘快找到殷王!

高鼻深目、穿著服飾明顯與眾分歧的胡人操著一口彆扭的漢話,來往於巷曲間。

武皇後想要的,是一個聰明有膽氣的幫手。她腦筋笨,才乾有限,年紀又小,不成能成為武皇後倚重的親信愛將,但起碼要討得武皇後的喜好。

半夏披頭披髮,衝進前堂,撲到李旦腳下,額頭撞在地磚上,砰砰響:“大王,求您救救十七娘!”

裴十郎冷哼一聲:“裴家由叔父說了算,你敢不聽話,我讓叔父把你賣到波斯去當女奴!”

白瓷細頸花瓶跌落在地,摔得粉碎,赤紅花朵洋洋灑灑,飄落一地。

寶劍劃破氛圍,斬向裴英孃的肩頭:“十七娘,不要怪阿父,你是裴氏女,不能墮了裴家的名

半夏吞吞吐吐,不肯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