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良眼神中光芒閃動不定,在粟特仆從販子號召幾個壯漢要把陳清瑩母女從囚籠中帶出來的時候,他終究還是開口了:“慢著!店家,這兩個女人彷彿是本公子先買下來的,我們買賣都已經談妥了,你想懺悔不成?本公子聽聞你們粟特販子一貫講究誠信,莫非你是一個慣例?”
屈勒帶來的軍人當中一人對著那粟特仆從販子大喝:“你還愣著乾甚麼?小王子要買這兩個女人,你頓時把她們送到小王子府上,銀錢少不了你的!”
走到囚籠麵前,還冇等他開口扣問,中間一個穿戴華服的粟特仆從販子趕緊上上前堆起笑容道:“這位大爺看中了籠中兩名女子?您看她們是一對母女,母親年紀不到三十,可謂是風味猶存,女兒隻要十四,可謂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
趙子良大喝道:“放屁!還隻是兩個女子罷了?如果是你的妻女被人拐賣到彆國,你會如何?”
陳清瑩聞言喜極而泣,連聲承諾:“諾諾諾,奴家母女絕對不會給公子添費事”。
深受唐朝的經濟文明影響,中亞昭武九姓的粟特人根基上都利用方孔銅錢為買賣貨幣。自從唐朝鑄出方孔銅錢並暢通以後,很多銅錢流入中亞各地,很快就被中亞粟特人仿造,粟特人利用的銅幣普通有兩種,一種是正麵為漢文開元通寶,後背為粟特文、族徽或素背;彆的一種數量較多,正麵為粟特王徽、族標,後背為粟特文的王名、稱呼。銅幣隻是最根基的買賣貨幣,如果是處置商貿來往,貨幣數量較大,用銅錢買賣就很不便利了,要用到金銀,唐朝為此也製定了金銀銅的兌換比例為1:10:10000。
“公子,小人與他商談了,他要價八百串銅錢!”
那春秋稍大的女子聞聲趙子良這麼問,彷彿抓住了拯救稻草,當即道:“公子,奴家姓陳名清瑩,這是奴家女兒王芷韻,我母女是靈州人,家在邊城,有一間裁縫店,半年前北方突厥人南下攻擊了奴家地點的邊城,殺死了城內統統百姓,奴家的夫君也冇能倖免,突厥人見奴家母女另有幾分姿色,就將奴家母女虜至漠北,又轉賣數次,展轉半年來到了這西域之地,求公子救救我母女,帶奴家母女返回大唐,奴家願做牛做馬酬謝公子”。
“你在邊城的家隻怕也被後突厥人燒掉了!你們就算回到大唐,又能去哪兒呢?”趙子良說著有些躊躇,如果買下這母女倆,較著是一個累墜,婆家和孃家都冇有親人了,她們無依無靠,能去哪兒?總不能一向跟著他吧?
“這兩個女人,我要了,你問他多少錢?”
陳清瑩點頭道:“奴家自小父母雙亡,被婆婆買回家給夫君做了童養媳,長大後就嫁給了夫君,厥後婆婆病死,家中就剩下我和夫君,幸而剩下了女兒芷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