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陽關不久就到了敦煌,蓋嘉運、趙子良等人在這裡休整了兩日。
見趙子良這麼問起,仆骨懷恩拱手道:“恰是懷恩,莫非將軍傳聞過懷恩?”
蓋嘉運上馬,趕緊走上去,一邊走一邊道:“哈哈,害得蕭兄在此久侯,嘉運之過也!一彆經年未見,蕭無恙否?”
陽關是唐朝絲綢之路南路的必經關隘,和玉門關同為此時對西域交通的流派,陽關在南,而玉門關在北。一南一北,聞名中外。
兩今後,蓋嘉運和趙子良等人又出發持續向東進步。進入河西走廊,河西走廊被夾在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長約900千米,寬數千米至近百千米。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高山,形如走廊,又在黃河“幾”形以西,是以被稱為河西走廊。
“啊,你就是殺得突騎施人聞風喪膽的趙子良,公然威武不凡呐!”蕭炅說著,不等趙子良等人答話,就拉過中間一個穿戴文官服飾的文士先容道:“摩詰,你不是說對威震西域的趙子良佩服不已,以不能見上一麵為憾事嗎?這就是你一向念念不忘,想著要見的趙子良!”
現在的河西節度使是蕭炅,蕭炅此人是李林甫的人,蓋嘉運在名義上也是和李林甫一係。是以兩人算是同一陣營之人,接到動靜的蕭炅帶著一幫人在涼州西城門外驅逐蓋嘉運。
趙子良道:“大人,如此做法輕易讓俘虜逃脫。敢問大人,俘虜應當有多少人,是否有女人?”
“末將(某家)見過蕭大人!”三人同時施禮。
在田仁琬說話的時候,被點名的那為仆骨校尉向趙子良拱了拱手。
沿途又顛末肅州、甘州。穿過大片的戈壁和戈壁後到達了河西節度使駐地涼州(即武威)。河西節度使和安西四鎮節度使固然都是節度使,但是河西節度使的職位絕對要比安西四鎮節度使要高,品級也要高一級。河西節度使乃至是能夠節製安西四鎮節度使和北庭節度使的,因為安西和北庭都在河西。而安西、北庭和河西都屬於隴右道,是以河西節度使又受隴右節度使節製。
蓋嘉運、趙子良兩人聞言恍然大悟,都用眼睛直看著王維,而仆固懷恩和鄭三都是粗人,固然識字,但卻對詩文一竅不通。
而後,蓋嘉運、趙子良、仆固懷恩、鄭3、白孝德等一行人分開龜茲鎮向東北方向進步,沿途路過烏壘州,過鐵門關後冇有北上焉耆鎮,而是直接向東南而下到達赤河(塔裡木河)下流的孔雀河北岸,而後沿著孔雀河一向向東,顛末樓蘭國故地、蒲昌海(羅布泊),穿過茫茫戈壁後到達陽關。
從都護府出來。還冇有走遠,趙子良就聽到背後有人叫,停下回身看去,隻見恰是那位仆骨校尉。他跑過來拱手道:“趙將軍,鄙人仆骨懷恩,是鐵勒族仆骨部人。早就聽聞趙將軍大名了,將軍威震西域,本日得見,三生有幸,此次能與將軍一道同業,還請將軍沿途多多照拂!”
正月二十二,蓋嘉運正式出發進京,沿途由趙子良和仆骨懷恩率軍沿途護送和押送俘虜。
王維也笑道:“下官必然陪蓋大人、趙將軍、仆骨將軍和鄭將軍縱情”。(未完待續。)
蓋嘉運點點頭,冇有說話,田仁琬說道:“本官與蓋大人、夫蒙將軍商討了一下,決定派出五百馬隊沿途押送俘虜,此乃仆骨校尉,五百馬隊由他統帶,你軍功赫赫、領兵經曆豐富,既然順道一同前去,就由你來做主將,仆骨校尉為副,本官但願你們能和睦相處,必然要保障蓋大人的安然、製止俘虜逃脫或呈現不測,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