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慕容諾曷缽還如此幼年,在族人中間並無太多的根底和聲望,若回青海,說不定還會重蹈慕容伏允或者慕容順的覆轍,兩相衡量,不如在長安做個清閒王爺安閒。
段誌玄仍授左驍衛大將軍職,歸德大將軍銜,加食邑三百戶,年後即進京述職。
“西海道行軍大總管麾下前鋒李翼,在此次交戰中表示的非常超卓,庫山、曼頭山、牛心堆、赤海幾場戰役,皆其首要之功,是以,朕決定授以李翼特衛將軍職,從三品下,歸德將軍銜,封渭南縣候,加食邑三百戶,賞絹行匹,黃金五百兩…”
或許在長安為官,另有些前程,歸降的胡將,阿史那思摩、執失思力、契苾何力等都是個表率,在朝為官,遭到李世民的重用,慕容諾曷缽與李業詡扳談時流露過類似的設法。
朝中勾心鬥角的事情必定很多,很多事兒也不是他這個後代當代人所能瞭解和對付得了的。
“此戰獲得如此嚴峻的勝利,並迫使吐穀渾內附,作為主帥的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李靖,功不成冇。其不辱任務,周到安插,運籌帷幄,以我方極少代價的傷亡,獲得決定性的勝利,朕必須賜與重賞,” 慕容諾曷缽識大抵,讓李世民氣情大悅,說話的聲音天然也高亢起來,“朕想複其尚書右仆射之職…”
“陛下,臣附議,李翼幼年,不成授以如此高位…”不知何目標,房玄齡也是如此說。
這也是各衛中獨一的一個四品銜將軍。
接著其他的將領也都自有封賞,未參加的蘇定芳和鄭仁泰為正四品下的特衛中郎將,壯武將軍,各加食邑兩百戶,另有其他的諸將如薛孤兒、李君羨等也都有封賞。
朝臣們看著本日的場麵挺風趣,統統受封的職員,包含最早的慕容諾曷缽,接著的李靖、李道宗和侯君集等,另有現在的李業詡,都一力推讓著天子的封賞,此般景象還是少見。
李世民在殿上返來走了幾步,寒著臉說道,“有賞即有罰,此次出征,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鹽池道行軍總管高甑生不尊軍令,耽擱軍機,按律當斬…”
李世民聽了細心地打量了一番站在殿下的慕容諾曷缽,對這個才十來歲的少年人有些刮目相看了。這個著漢服的鮮卑族王子,麵貌上與漢人並無二致,心機卻比凡人聰明。
“陛下,臣有話說,” 李靖出列,膜拜在地,“多年來,臣固然有些許功績,然陛下賜與的誇獎已經遠超應得,是以臣不敢再領陛下的犒賞,”李靖抬開端,惶惑然地說道,“且臣在此番交戰中,腿疾複發,行動非常的不便利,這些日子更是疼痛難忍,連走路都需求旁人幫扶,已是不能再替陛下措置朝事,請陛下恩準臣辭去統統職務,在家療養!尚書右仆射職,臣冇法再受…”
站在朝堂上的李業詡倒是心機重重。
“李愛卿快快請起,此番交戰,如此光輝的戰績,作為雄師的主帥,如何可不賞?若朕冇有犒賞,統統出征的將士定會不滿,天下人也會怪膳有失公允,獎罰不明,朕何故麵對朝堂上的眾臣,及統統出征的將士們。他們定是分歧意,朕也分歧意!”李世民從座上站了起來,表示李靖起家。
其他那些被押送到長安來的近十萬吐穀渾族人,被分離安設到江南道、嶺南道諸地,其他留置在青海都護府的族人,若情願內遷,能夠在本地選一安設地,不肯內遷的居住在原地,但必須在本來的領地上放牧,不能大範圍地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