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軍魂_第四十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隻是這段時候,柳穀城的城門大多時候是緊閉的,城樓上巡查的兵士也不間斷,高昌的這名喚作張伯的守將,已經曉得唐軍將抵伊州,除加強防備外,還令兵士將城牆四周那些高大的樹木都砍光,以防備唐軍偷襲。

聽李業詡如此說,侯君集也不在躊躇,即作了決定,“好,本帥同意你們所說的,我雄師從高昌城退後五裡,但願麹智盛能悔過,束手軍門,向我雄師請降…”

“恰是如此,”契苾何力聽到李業詡也支撐他的建議,不由的大喜,“我大唐一貫以禮待人,我雄師取柳中城,高昌守軍降,未曾殺一人,也冇有虐待他們,被俘的高昌軍士一些人還情願幫我們,如許的環境是我們最情願看到的,此前大帥和副帥即要求,儘量爭奪讓高昌軍民歸降。高昌海內,支撐與我大唐開戰的人並未幾,若我們在麹文泰安葬時從高昌城退兵,待麹文泰葬禮結束後,說不定麹智嘉會舉城而降,那樣高昌的百姓也必然會感激我大唐仁義之師的!”

現在的牛進達從三品的將軍職,並不比其他幾位將領高,因其在鬆州一帶與吐蕃的作戰中立下不小的軍功,在軍中很馳名聲,另有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的委任,此次以特衛將軍職批示數萬雄師,諸將莫有敢不從的。

伊州刺史謝叔方,也派出了一部分邊兵跟從牛進達行動,這些邊兵對伊州四周的地形非常熟諳。

李業詡也站起來講道:“大帥,末將也以為不能在高昌國葬時候用兵,皇上出兵的來由是以為高昌怠慢無禮,以是派我們討伐他們,若在安葬麹文泰時攻擊他們,不是問罪的公理之師之所為,也會使高昌百姓寒心的,那樣高昌的百姓對我大唐都會心生痛恨…”

李業詡在為麹文泰不幸的同時,也感到可悲,麹文泰這是何必,想以高昌不過五萬之眾,與大唐這個巨人比武,太不自量力了;看到大唐軍隊呈現在城下,竟然被嚇死,這也太蜚夷所思了,古今中外第一人!

“大帥,這是高昌太子麹智盛令人送來的信!”一名侯君集的親衛,手中拿著一封信,倉促地跑進侯君集的大帳內。

離伊州約一百二十裡地,有一高大險要的山喚折羅漫山,高昌人在此地築有一城,即柳穀。

折羅漫山一些陣勢較低的山穀間,長著高大富強的雲杉和塔鬆林,柳穀城前也是如此,這些林中能夠埋冇很多的人馬,遠處望來不被人發明。張伯就是怕唐軍埋冇到柳穀城近,才命令將這些樹木砍光。

這一起人馬除第五近衛師外,另有右驍衛將軍曹繼權、左屯衛將軍楊弘禮、尚輦奉禦薛萬備所領的府兵,全數將士將近四萬人,皆由牛進達節製。

“大帥,高昌這要求太無禮,”阿史那社爾站起來講道,“我雄師臨境,麹智盛竟然想為其父辦喪事,還要求我雄師讓步,不要進犯他們…”

在李業詡達到高昌城下不久,侯君集也帶著郭孝恪的第四近衛師及薛孤兒的第十四近衛師到達高昌城。

很快,薑行本,曹繼權,楊弘禮,薛萬備等諸將都來到牛進達臨時紮的營帳內。

李業詡也向侯君集詳細地陳述了進犯柳中城及毀滅阿史那矩部的戰況。

軍功在唐軍將領心中的分量,不是普通的重,也使得在出征時,領兵的將領都儘量爭奪更多的作戰任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