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馬王爺_第388章 遼河漲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高大道,“王爺,我小我榮辱放在一邊。我不做總牧監自有人做,但是我們過來時有個環境,陛下不能不知。”

這可真算大事!本來,唐軍伐高麗,就是選在遼河枯水期。人馬都是趟過來的。如果遼河漲水過大,那麼雄師的給養便斷了,退路受大水威脅,對軍心影響也不會小。

高大領著護牧隊到了遼河邊,見北方的天空仍然一片墨色,有模糊的雷聲滾過,看來大雨未見得停。

說罷,取出來阿史那欲穀的國書交與李道宗,隨後對著兩人拱拱手告彆。李道宗曉得他鐵了心要回塞南,便寫了過關的信令,蓋了江夏王的印信交與他。

又叫過黑達,對王爺道,“他從頡利部到乙毗咄陸部,現在歸於天山牧了,本來我要讓他做個八品的護牧官,現在也無能為力!”李道宗又記在內心。

江夏王聽了連連讚歎,趕緊拉了高大的手道,“賢侄你快些與我去見陛下送信,你因何不再是總牧監了,也好與陛下道來。據我們所知,陛下對你殺到蔥嶺那邊去,並未說過一句指責的話呀。”

李靖忙說,“那麼你正該去見見陛下,因為他在月前就曾對我們說過,‘我大唐一名牧官,就敢支身去大漠平亂,帶幾百人光複焉耆’,想來並無怪你的意義……”

李道宗趕緊指著身後說道,“你快今後邊去追,或許在遼河邊能傳上旨意。”傳旨兵飛馬走了。

高大道,“陛下無詔,我不好上前。再說我隻是一介草民,又違背了陛下的詔令,在遼河上架了橋,就更不敢去討罵了。”

高大說,“無妨,我們已經在遼河上架了一座浮橋。”

河中澎湃的水勢再漲高了三尺不足,但浮橋安然無事。他們過了橋,在橋頭駐紮守住,高大對黑達、很多多和蘇托兒道,“幾位,就此彆過。等有人接防,你們就回西州去聽賞吧。”

李道宗說,“天子的聖旨裡明言,河水可不架橋便不架橋,雄師顛末時底子就未架橋……連座浮橋都冇有建,遼河上遊支叉河道浩繁,看來漲水之勢一時退不了!”

高大說,來時發明遼河上遊天空一片墨黑,烏雲翻滾,料是下著大雨。再看河岸邊的舊水痕都不見了,到處都是新水滲入的河岸。

王爺道,“咳!看你說的甚麼話!你此次架橋,可不在聖旨所言範圍之間。你毀敵橋、建我橋,依我看不給功就有些說不疇昔了!”

高大道,“有兩位大人和我義兄在軍中,猜想戰事上不會有甚麼反對了,可我的這些護牧隊們,身上的衣裳已經有些薄弱了,還是讓他們快些歸去的好。我帶他們暫去守浮橋,陛下派了人來,他們就迴天山牧。”

“但是賢侄,你不遠幾千裡而來,總該見見天子陛下的。”李道宗死力挽留。

高大沖部下道,“去遼河守橋!”這些人並冇有一人說話,前頭舉了大旗,立即飛奔而去,很快不見了萍蹤,隻留下江夏王和李靖,把手抬在半空。

他們竟然還能返來捎帶占了烏骨城,並且三百人仍然夠數,彷彿並無毀傷。兩人至此纔信賴了,前些日子阿史那欲穀所說,天山牧全殲了他一千七百人,大抵冇有增加甚麼水分。

李靖與李道宗一齊問,“甚麼大事?”

隨高惠真出來的三千人返身想回城,卻發明城門被上頭封閉了,吊橋也高高扯起來,這是怕唐軍跟著亂軍湧入。這些人亂成一鍋粥,在安市城下頓時被全數毀滅,唐軍大獲全勝。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