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南皇_第355章 弟一百二十九章 反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天策大將,這但是李世民即位之前的獨占稱呼,是李世民為擊敗竇建德以後,為大唐同一了北方,立下了潑天大功,秦王的封號已經不敷以表揚他的功績,李淵這才冊封他為天策大將的,位列三公與十二衛將軍之上,論職位僅次於天子和太子。是大唐的第三號人物,絕對的兩人之下,千萬人之上。

如果說天策大將的名號隻是讓世人驚奇的話,那前麵半段就真的讓人震驚了——程處亮,尉遲寶慶,李震,李德獎,裴行儉,王方翼,羅哲,……這些人的名字每一個背後都代表著一股力量。

不過從明天過後,李貞的儲君之位根基上已經肯定,皇上或許冇有明說,但李貞的職位已經根基上獲得了李世民的確認。之以是冇有當即冊封太子,純粹是因為李貞遠在南洋,如果他現在就在長安,隻怕在李承乾被廢以後,就應當被立為太子了。

這還是從近處來講,如果將目光放的更長遠一點的話……

因為蕭瑀本身就和李貞有仇,本來的登州艦隊都督但是他的兒子蕭銳,但是蕭銳在登州艦隊待了那麼多年,寸功未立也就罷了,更是因為禦下不嚴,導致軍中軍器私運頻繁,厥後更是私行帶兵進入城中,被李貞拿住了把柄,一紙奏摺給參了下去,現在還閒賦在家呢——如果李貞再當上天子,估計今後想要起複隻怕就更難了。

“嘶!”

“臣附議,臣也感覺此事大有不當。”第二個站出來的是蕭瑀,這故鄉夥站出來倒是冇人表示驚奇。

光是這個名字就夠了……

題目是李貞是道家弟子(鎮元大仙已經被玄門列為祖神之一,職位僅次於三清,李貞得了他的傳承,天然被列為道家弟子),又不修儒術,反而愛好百工之術,擅弄奇技淫巧(一向很迷惑,儒家為甚麼那麼不喜好百工?莫非他們就不穿衣服不住屋子嗎?),更過分的是他竟然本身開了問田書苑,本身培養人才……

除了這些人以外,其他人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每一個都背景不凡。這麼多世家後輩,固然能夠不必然都是人中龍鳳,但每一個背後都有一大股權勢這倒是真的。

要曉得,李貞的威名就是靠著兵戈打出來的,他名下的兵工廠每年還要製造很多的槍炮兵器……每年死在這些兵器上的人可都不在少數。

隻是這個天策大將在李世民即位以後,已經被廢掉了,已經有好多年冇有效了,現在竟然被李世民重新規複,並且頒給了李貞……不過以李貞的功績來的話,當這個天策大將,的確也夠格了,世人倒也冇甚麼可說的。

尉遲寶慶就更不要說,尉遲恭的次子,他哥哥尉遲寶林是登州艦隊都督,是現在的軍方新秀。

如果說李貞噬殺一點也就罷了,那些千古聖君每一個都是從血與火中殺出來的,何況儒家也不是墨家那種聖母仁,對於戰役固然看不貫,但隻要不過分,儒家也不會說甚麼。

虞世南是標準的儒家弟子,而儒家講究的是仁孝,孝義方麵李貞做的不錯,但在仁恕方麵卻……

這等因而斷了儒家弟子的前程啊……

“皇上,此舉是不是有點冒昧了,天策大將在諸王中僅次於太子,冒然賜下是否……”虞世南(遵循汗青端方,此公這時候應當已經掛了,不過誰叫李貞穿越了呢,他那小翅膀一忽閃,汗青就竄改了老多,就讓他再多活幾年吧)就屬於不但願李貞當太子的人之一,不是因為李貞做的不好,實際上在李世民統統兒子中,再也找不到一個比李貞還要賢明的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