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氣象_第206章 再失河朔(1)禍起盧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張弘靖是前任宰相,做過刑部尚書、河中節度使等職,叛蕃李師道派刺客殛斃武元衡一案,就是由他審理。為政較為寬和,宦海口碑與操行操守都不錯。

放著好好的節度使不當,為甚麼要削髮做和尚?

第三鎮,由瀛州(河北河間)、莫州(河北河間)兩州構成,保舉盧士玫任察看使(與節度使職能不異,所轄地幅較小)。

朱克融等人信心滿滿跑到長安,原希冀能撈個京官鐺鐺。可穆宗一天到晚花天酒地,哪顧得上管他們。而宰相崔植、杜元穎又目光短淺,看不到此中短長,完整不予理睬。乃至朱克融他們滯留都城好久無人受理,隻能扮裝成乞丐沿街乞討為生。

客觀上看,穆宗並不胡塗,彆人很聰明,但過於妄圖玩樂。國度大事在他眼裡,遠不如吃喝玩樂首要。上任不滿一年,便迫不及開端了悠遊宴飲的日子。單從這點看,遠超在他之前的大唐曆任帝王。

朝廷對他的定見很尊敬,或者說是冇人考慮,通盤予以接管。

第二天,跟著激憤情感逐步平複,參與反叛的士卒開端悔怨。他們找到張弘靖,誠心的要求他諒解。但張弘靖不知是被嚇到了,還是真活力,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竟始終不發一言!士卒們接連哀告三次,他都冇作迴應。

當時的盧龍節度使還是劉總的父親劉濟,他奉朝廷之命,前去征討不聽號召的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因兵馬倥傯,加上氣候酷熱,年齡已高的劉濟不幸罹患重疾,隻得就近到劉總做刺史的瀛州(今河北河間)療養。

隻是,那些方纔歸順不久的藩鎮,哪一個不是暗潮湧動,哪一個又不是在乘機而謀!

朝廷下詔免除張弘靖節度使職務,將其貶為吉州刺史,令昭義節度使劉悟接任盧龍節度使。

可想而知,朱克融現在是何種心態!絕望、委曲、仇恨、氣憤不一而足!他可不是普通人物,他的祖父、伯祖父就是在德宗期間與朝廷對抗六年,導致涇原之變的前盧龍節度使朱滔與朱泚!

喜好大唐氣象請大師保藏:大唐氣象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張弘靖出身世家,祖父張嘉貞、父親張延賞都曾做過大唐宰相,出身極其顯赫,是以自帶貴氣。而盧龍節度使之前都出自軍旅,有過與軍府將士同甘共苦的經曆,固然位高權重,在餬口上並不如何講究。

為確保權力安穩過渡,劉總還知心的把軍府不好節製的將領朱克融等人保舉給了朝廷,建議將他們汲引利用,以期對盧龍將士起到傑出的鼓勵效應。

長慶元年(821年)七月初十,判官韋雍外出辦事,被一名軍中小將乘馬衝撞到了步隊前導。韋雍頓時大怒,喝令侍從將小將拉落馬下,籌辦當街施以杖刑。

杖刑需求脫掉受刑人的褲子,不但是種殘暴的肉刑,更是對民氣機上的欺侮。河朔這邊為了保護將士莊嚴,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軍中將士出錯不受杖刑。

就是這麼一件看起來不大的小事,卻成了盧龍將士痛恨張弘靖一行的導火索。

張弘靖出行必須坐肩輿,這一風俗在長安城很普通,但在胡化多年、風俗騎馬的盧龍卻非常罕見。是以,每次外出,都會招來本地人的訝異目光。

不久,張弘靖、薛平、盧士玫前後履新上任。

元和期間,憲宗用時十四年,前後擊西川、滅鎮海、破淮西、定淄青,一舉懾服天下藩鎮,處理了自代宗以後構成的藩鎮盤據局麵,海內一派複興氣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