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氣象_第211章 再失河朔(6)再失河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而其他藩鎮節帥見朝廷如此草包,便也紛繁仿效河朔做法,與朝廷陽奉陰違。好好一個大唐,逐步四分五裂,晚唐季世來臨!

這事理很簡樸,如果能有機遇做土天子,誰還願去給彆人當臣子!

這標記取這場戰役以朝廷完敗而告終!

加上朝中一幫庸臣自發得是,不給火線將領隨機變更的權力,坐在屋裡指手劃腳亂批示,還常常朝令夕改,搞得火線不知所從。碰到火線的叨教陳述,他們一概不予表態,隻曉得命令催促。

正月十一日,田布在魏州調集眾將,籌辦再次出兵。這些人看到史憲誠勢大,對田布態度益發不滿,公開反對說:“如果能按河朔舊製行事,我們就是死了都會跟著大帥;但要我們和成德作戰,倒是千萬不能!”

至於憲宗,他在削藩戰中更是戰無不堪、攻無不克,打的兩河藩鎮昂首稱臣。

王庭湊、朱克融把牛元翼圍困在深州,唐軍雖從三麵出兵救濟,卻因糧道斷絕冇法進軍。

史憲誠拿到朝廷旄鉞,大要上順服,暗中卻與盧龍、成德勾連一處。

長慶二年(822年)正月初八,三萬魏博軍俄然自行崩潰,多數人投奔了史憲誠。局勢生長到了這一步,仗必定是冇法再打了,田布隻好帶著剩下的八千人返歸魏州(河北大名)。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冇了糧食即便是虎將李光顏也冇法可想,隻要躲在城中死守不出,士卒們本身砍柴割草,每人每天隻能分到一勺陳米。

田布當年與父親田弘正同在魏博時,對牙將史憲誠非常賞識,多次在父親麵前死力舉薦,史憲誠由此升任高位。

德宗期間的涇原之變,亂軍固然一度占有了長安,但終究靠著李泌、李晟、渾瑊、馬燧等一眾將帥順利光複,並誅殺了朱泚、李懷光、李希烈、朱滔,收降了王武俊和李納。固然遭到龐大喪失,起碼名義上還是大唐得勝。

田布見此景象,曉得大事已去,除了長歎短歎,想不出任何體例。絕望之下,他寫了一封遺書,粗心是:“臣張望眾將情意,畢竟要孤負國度。臣既冇法勝利,隻要以死報國。懇請陛下速速挽救李光顏與牛元翼,不要讓忠臣義士死於河朔士卒之手。”

史憲誠聽到田布死訊,公開向魏博將士承諾,統統按疇昔老端方來!世人大喜,推戴他做了留後。

這纔不過兩年,名將猶存、威風已失,怎不令人扼腕歎惋!

迫不得已之下,朝廷於仲春初二公佈詔令,任命王庭湊為成德節度使,並派兵部侍郎韓愈前去宣喻。

史憲誠的先人是奚人,世代在魏博為將。魏博本與成德、盧龍兩鎮相愛相殺多年,早已構成好處共同體。成德與盧龍接踵兵變,魏博軍心也已擺盪。

穆宗即位時,兩河藩鎮方纔安定。宰相蕭俛、段文昌目光短淺,以為天下承平,應裁撤藩鎮軍隊,併發起各鎮軍隊每百人減少八人。

田布籌辦征發所轄六州租賦供應,引發將士不滿,紛繁抱怨說:“朝廷有製,軍隊隻要出境,供應都由朝廷賣力。現在搜刮我們六州的骨肉替朝廷買單,事理上是捨己爲國,但我們六州百姓有甚麼罪惡,憑甚麼非要替朝廷受這份累!”史憲誠藉機在此中教唆煽動。

穆宗隻顧著吃苦,底子偶然考慮這些煩事,任由他們措置。那些被削去軍籍的兵士冇有其他謀生,便嘯聚山林為匪。比及朱克融、王庭湊反叛,當即插手叛軍序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