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氏女麗容為賢妃,賜宮室。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公元626年9月4日),太子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天子位,是為唐太宗,並大赦天下。
另有其他諸妃,均得封賜。眾妃佩服,皆今後長孫氏為表。
武德九年初,世民得太子府中侍婢報,言建成曾於暗裡歎今上不明,當日竟將命定中宮之女適於世民。言辭之間,似有恨意。世民大怒。
唯尹氏季子因受太子佳耦力薦得儲存性命。
陰氏女月華為淑妃,賜宮室。
玄武門,建成元吉知事不察,急欲走,然世民已至,連喚數聲後,元吉先取箭射之,因弦未滿而不中。世民取弓,待射元吉,元吉驚逃至建成身後,世民箭已發,建成難逃,死時猶望元吉。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元吉誕子,上攜世民同幸其府。元吉私納宇文寶於室,欲刺世民。建成阻,未果。然過後敗跡,為長孫無忌知。世民憂。
同年,太子建成陰有謀意,上知,怒囚於帳。後以元吉、尹德妃、張婕妤之同感其恩,多方勸戒,得輕罪之。
武德九年六月初七(公元626年7月5日),立秦王世民為太子,長孫氏為太子妃。長孫氏得封後,馬上奏請高祖,摒擺佈,請萬妃宇文氏昭儀,以言家事。
次日,秦王妃長孫氏親盛裝入內,謝上恩,並獻諸寶與尹張等人,謝其平常教誨之禮。又往萬氏處,品茶臚陳當年情。萬氏深感其貢獻恭厚,乃進言於上曰:“眾婦當中,唯此女可言端莊孝厚、才德具有也。當不欲之哀苦。”
不料父子之言,為張氏身邊近侍得知,急報張氏。張氏大驚,乃召尹氏、元吉、建成密議,欲除世民而逼宮。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上令,以燕寶壽之女燕氏為秦王朱紫。因秦王遠征,王妃長孫氏代迎之。
……
世民退出。
武德九年蒲月末,萬妃因聞尹張二妃私藏貢品事,著貼身侍婢暗查尹氏張氏之宮中事,不料竟得其與太子建成欲謀世民之私信,與元吉**後內之物證。
皇弟齊王元吉海陵郡王,諡號為剌,是為海陵剌王。
後萬妃更言:“若保秦王,則不如賜於東都。”
旋即宮門開,萬氏宇文氏出,徑往尹張二氏處行,半日不見出。
次日,萬貴妃又攜宇文昭儀著**諸氏會,以尹張二氏之事嚴加怒斥,其他與諸皇子私交者,皆股栗難行。是夜,高祖莫、孫、崔三嬪,與魯、楊二秀士,宮婦張氏等,皆私至萬氏宇文氏處哭求,隻言未曾與宮外有私,僅圖財帛等。萬氏慈憫,宇文氏溫厚,乃應之,不發其罪。
是年十月月朔丙辰日(公元626年10月26日),太宗下詔,追封太子皇兄建成為息王,諡號為隱,是為息隱王。
世民大驚,適次月初太白星現,百官惶然,傅奕密報高祖,言之秦王當為繼儲。高祖乃召世民入,示之。
諸將感王妃豪情,誓除建成元吉。
七月初三,秦瓊左武衛大將軍,程知節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右武候大將軍。
後,世民與建成元吉,日發反目。東西兩宮到處有隔。三子如箭在弦,立破隻一時罷了。
……
世民決意起事。
封韋氏女珪為貴妃,其堂妹尼子為昭容。二人同賜一宮,以示親厚。
上深覺得然,遂召建成元吉見,道:“世民素不能飲,自今無得複夜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