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多久,高力士受命宣旨,把下獄的上百大臣全數開釋,李隆基讚他們忠心,賞他們一年薪俸。
“咚!”
李亨對李昌國的感激之情遠非筆墨所能描述,如果能夠的話,他是恨不得抱著李昌國狠親一通。
安祿山推金山倒玉柱普通跪將下來,衝李隆基重重叩首,欣喜交集道:“陛下,您可想死臣了!”
就在這時,隻見一個龐大的肉球滾了出去,細心一瞧,不是安祿山是誰?
李隆基給安祿山的馬屁拍得通體舒泰,仰首向天,收回一陣暢笑聲。
龍武軍搬著一個個匣子上來,安祿山親手翻開,內裡是契丹人的腦袋。
如此說話,有失禮節,按律當受罰。但是,群臣聽在耳裡跟冇聞聲似的,隻是皺皺眉,因為這是安祿山。
xxxxxxx
安祿山眼裡掠過一抹不易為人發覺的憂色。
安祿山很得李隆基的歡心,一見之下,李隆基大是歡樂,衝安祿山招手,道:“安祿山呀,快過來!快過來!”
此次之事,李隆基固然遷怒於太子,憤恚難已,讓太子吃足了苦頭,也曾動過廢太子的動機,終究倒是躊躇難決。此中,很大一部分啟事就是“三庶之禍”對李隆基的打擊太大。
“李亨謝過李將軍!”
陳玄禮笑嗬嗬的,拉著李昌國好一通誇,連讚龍武軍有李昌國如許智勇雙全的將軍是幸事,是大幸事。
高力士竟然平生第一遭冇有收李林甫的禮品,這讓李林甫大是不測。
“陛下,有您的天子之威震壓,戔戔契丹狗還不授首?”安祿山的肥手朝後一揮,道:“帶上來!”
“太子言重了!”李昌國還是謙遜,道:“這都是陛下賢明,太子洪福,非臣之功!”
望著李亨的背影,李昌國非常欣喜,這個盟友是鐵定了,今後有大用。
;
“陛下,契丹狗算得了甚麼?他們能夠苟延殘喘,那是有人不經心,不極力!”安祿山大聲嚷起來,道:“陛下,隻要您下旨,臣必然掃平吐蕃,把吐蕃讚普的狗頭呈給陛下!”
這事鬨得比天大,滿朝風雨,上百大臣給下獄了,就連陳玄禮和高力士這兩個東宮舊人也是束手無策,李亨都絕望了,誰也冇有想到李昌國竟然勝利了,真是出人意表。
另有讓李昌國更加歡樂的事,那就是李白聞訊趕來,與一眾大臣喝酒。李白顛末李昌國的點醒以後,在待人接物一事上大有長進,很有點長袖善舞的味道了,再加上他妙語如珠,把酒宴氛圍推向飛騰,最後是儘歡而散。
李隆基端坐在寶座上,氣度不凡,穆穆天子之威透出,讓人不敢俯視。
“高大人,些許之意,還請哂納。”李林甫一如既往,見到高力士的麵,先送禮品。
救太子這事,曆經波折,固然冒著奇險,終究勝利了,這讓李昌國大是欣喜。最讓李昌國歡樂的是,他去官三級,他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分量重了很多,請命出戰石堡城應當不會有任何題目。
“嗬嗬!”公然,李隆基不覺得意,笑得更加高興了:“安祿山,何出此言?”
“真是契丹人!”李隆基興趣昂揚,親身勘驗,滿心歡樂。
“哈哈!”
高力拍拍李昌國的肩頭,甚麼也冇有說,統統不言中,快步追李隆基去了。他是李隆基身邊的人,一曰不成或離。
三庶之禍是指李林甫和武惠妃聯手誣告前太子李瑛,導致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慘死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