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少年行_第110章:碧波儘染英雄血(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皇兄已令郭子儀擇機南下河內郡。”或許是方纔推心置腹的原因,李璘悄聲說出不為人知的秘辛。

“洛陽為國之神都,與長安並肩,一日不複,父皇與皇兄寢食難安……”

當時在西郊莊園休整兵馬的王霨附和高家儘快分開長安,闊彆是非之地,但對跟從永王略微有些遊移,策畫好久後才道:“某聞永王聰敏好學、不甘人後,仙桂兄須謹慎應對,不成過遠,亦不成過近。”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李白正欲吟誦《詩經·柏舟》獎飾李璘,卻再次被高仙桂打斷。

隔岸隋宮花柳濃,鐵索橫江纏蛟龍。

“李掌書記所言甚是,兵無將而不動、蛇無頭而不可,若無殿下握籌布畫,江淮百姓恐難逃一劫。”守在永王身側的江陵軍彆將兼飛龍軍奉車都尉高仙桂俄然插話道。

“殿下何出此言!” 雙眸炯然的李白故作讚歎道:“安賊精銳雲集東都,披甲之士不下二十萬。殿下帳下的江陵軍不過戔戔兩萬,且大半為新召之兵,能擊退史思明、田乾真兩端惡狼已屬不易,光複東都更非朝夕之功!”

“有勞高都尉!”李璘扶住作勢要下跪的高仙桂:“高家滿門忠烈,可謂千古榜樣。光複東都後,某定上奏賢人,為都尉請功!”

臨行之前,高仙桂躊躇再三,終究下定決計去崇仁坊告彆阿史那霄雲時,卻被張德嘉生拽去喝酒。來到張德嘉家中,等候他的倒是略顯蕉萃的高力士……

李泌隻回了句:“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永王即將出鎮江陵。”

“吾聽霨郎君言,李掌書記與輪台杜縣丞神交多年,杜縣丞詩風沉鬱頓挫、直刺人間不平,北庭高低交口獎飾。”高仙桂發覺到李白的不快。

“殿下,李掌書記雖不通軍務,但對洛陽叛軍的判定並不差。李泌先生曾言,安賊托名清君側,實欲爭奪天下,故其精兵悍將皆在洛陽,我軍勢單力薄,北上爭鋒,恐凶多吉少……”

“永王三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燕鶩池。”信手拈來的鴻筆麗藻袒護不住李白內心的落寞。

無端陌上暴風急,驚起鷗鷺出浪花。

但高仙桂與尉遲勝還未理出眉目,高雲帆就被太子調到華州大營,代替兄長出任行營掌書記。

“王都護不是勇猛善戰嗎,數次大敗進犯南陽的田乾真;王霨更是被稱為星宿下凡,五牙戰艦上的拍竿經其改革,能扭轉拍打,能力大增。吾更聽王珪言,王霨從博良商行征得數十艘希奇古怪的戰船,或發石砲如雨、或噴烈火如海,將史思明的平盧軍打得落花流水。有此良將,吾有何懼?”

大半個時候前,睢陽城北通濟渠上,騰空而起的火球和遮天蔽日的煙塵,令夏季白天恍若長冬暗夜。

李白正呆呆看著李璘與高仙桂上演推心置腹、肝膽相照的大戲,忽聽永王朗聲道:“李掌書記文采斐然、人稱謫仙,此情此景,當賦詩掃興!”

百幅雲帆風力滿,一川煙暝波光闊。

為抓住此生最後的機遇,李白強壓以往的蕭灑不羈,捏著鼻子強拍永王馬屁,本欲發揮平戎壯誌,可在貴爵眼中,卻仍然隻是個尋章摘句的老鵰蟲,一腔豪情頓時都化成灰。

高家以軍功為安身立命之本,但其統禦安西、聲震天下,離不開李林甫的讚成和支撐。李相身後,高家與盛王締盟,本望博取從龍之功,不料朝夕之間風雲突變,盛王死、高仙芝亡,高家頓時天崩地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