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英歌傳_第四章 家人團聚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說不過我,便是無趣之言。”王月鸞小聲地應了一句。

李思泉聽到自家孩兒的聲音,如何也節製不住情感,他站起來走到李閻浮身前一把將其扶起,一把高低打量著李閻浮一邊說:“好孩子,冇有給我們岐山派丟臉,爹爹以你為榮。”

“是。謹遵父親大人教誨。”李閻浮站起家來,也裝出一副謙恭的模樣。

“閻浮,傳聞你從回紇帶來一個契丹族的朋友,現在已經拜入我岐山派的門下?此民氣隔肚皮,心胸不軌之人是絕對不能進入我岐山派的大門。”

李母王夫人本名王月鸞,出高傲唐四大世家中的太原王氏,乃是大名鼎鼎的宗師級妙手“七絕聖手”王昌齡的胞妹。太原王氏號稱“一門兩宗師”,崔盧鄭王四大世家中,隻要王氏具有王勃和王昌齡兩位天賦宗師,此中王昌齡還在“太一元炁榜”上留馳名號。而其他三大世家不管後輩才俊如何儘力,都臨時隻具有一名天賦宗師。

穿過迴廊,就是李府的後院,李閻浮生父李思泉和李閻浮的母親王夫人就坐在後院內的前廳裡等著他。管家明叔就前廳前停下了腳步,李閻浮這快走幾步,踏入前廳內。李母王夫人坐在椅子上衝動地看著李閻浮,李父的神采看上去很平靜,但是左手的小指卻忍不住微微顫抖了一下。

李閻浮重重的跪在地上,給父母磕了一個頭,聲音略顯哽咽地說:“爹,娘。孩兒從海西返來了,給二老存候。”

王月鸞還待再說,李思泉對著她指了指李閻浮。王月鸞微微一笑,不再作聲。看這模樣,是要在兒子麵前給李思泉留幾分麵子。不能不說,辯論也算是這麼多年來他們伉儷之間的一點小小興趣,不敷為彆人所道也。

“話雖如此,但無風不起浪。我大唐正處於亂世當中,當今皇上勵精圖治,國富民強。武有十大節度,文有六大名儒。禦史台、太史局、麗競門彈壓各方,四大世家魁首群倫,八大皇子英姿勃發,人稱‘八大雛龍’。這統統是不是太美滿了?有道是滿則溢,盈則虧。有史為鑒,不得不防。”李思泉重新坐了下來,引經據典地說了起來。

“販子傳言,不成偏聽偏信。”李閻浮答道。

直到李閻浮跟著兄長利奧三世在海西崛起,才陸連續續有他的動靜從麗競門傳來。海西十二星騎士篡奪了君士坦丁堡後,利奧三世即位為皇。李閻浮受封宮廷伯爵,並賣力組建了內部監察機構“聖波折騎士團”,關於他的動靜開端越來越多,幾近每個月都有新的卷宗從麗競門送來李府。李思泉和王月鸞這才一顆石頭落下肚,放下了各種擔憂和牽掛。

“真是二公子!”老者也笑了起來,“你這竄改也太大了,如果不是老爺讓我出來迎迎你,我真是不敢上前相認。”

這邊話音剛落下,門口又傳來一句動聽的聲音:“二哥,你真的返來了。”

李母抹了抹眼角邊的淚水,也走到李閻浮身邊,拉著他坐到前廳右邊的椅子旁讓他坐下。李閻浮解下後背上的兩把寶劍,將其放在桌上,跟著母親一起坐了下來。李思泉走到前廳左邊,坐到了李閻浮劈麵,看著他們母子家長裡短的閒談,欣喜地笑了笑。龍鴉夜風落在桌上,溫馨地看著這一家人。

李府彆的一個特性,就是門口直立的八根旗杆,每根旗杆吊頸掛著一麵旗號,上麵或是飛鷹猛虎,或是秋菊春蘭,這些圖案乃是岐山派李家這些年來在太史局曆任秋官正的八位傑出弟子的代表。他們為了大唐灑儘熱血,有的已經退役安享暮年,有的則捐軀在不著名的疆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