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共兩道題,第一題磨練才學,要求九名皇子以小我誌向揮筆成文,參照《詩經》寫一篇文,詩辭不限;第二題,則磨練皇子們的治國之學,要求眾皇子寫一篇《國富論》,能夠分解當今大魏的國情群情,也能夠批評朝廷所實施的各種政策的利弊、並恰當加以小我的觀點,總而言之,隻如果能增強大魏國力的,都能夠寫出來。
趙元偲聞言皺了皺眉,看了眼童憲不耐煩地說道:“朕叫你說,你直說無罪!”
眾學士麵麵相覷,竟冇有一個站出來去念八皇子弘潤所寫的詩詞文章,想來這些位都是清楚這位皇子殿下的才學的,乃至於冇有一小我主動去念他寫的東西,免得念出來觸怒天子,連累到這裡。
世人皆道皇子好,豈知皇子亦難當。
趙元偲聽得微微一樂,精於詩經的他當然清楚趙弘潤這首詩的格式並非出自詩經,但不知如何念起來卻感受朗朗上口,特彆是那句『何如兒臣胸中空、抓耳撓腮文難成』,活潑形象地描述出趙弘潤剛纔坐在殿中看著其他兄弟揮筆疾書、本身卻苦於難以成文的寬裕。
見此,大寺人童憲頓時心中瞭然,想必是皇八子弘潤寫的文章寫得不當,使得皇九子弘宣顧念兄弟之情,難以開口。
不過他並冇有再難堪童憲,畢竟他也曉得,童憲越是身邊的白叟,在皇儲這件事上就更加諱莫如深,畢竟不管在那裡,議論皇儲人選都是忌諱。
見眾皇子終究到齊,趙元偲便公佈了此次皇試的考題。
“是哪個皇兒未列席?”趙元偲皺著眉頭問道。
趙元偲在位十六年,勤於國政,哪一天不是睡得比百官晚、起得比百官早?即便是布衣百姓中,又有多少能像他普通?
“遵陛下口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