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之聞言,心下一震。
寇正儒眼中帶著一絲追思,又有些落寞。
眼看夏帝似有些疲累,顧景之正想辭職,俄然想到北離和離月送來的那些財物,他拱手道:“陛下,臣另有一事要陛下決計!”
次日,顧景之老誠懇實去了翰林院點卯。
誰報酬官,冇有一個救民於倒懸的初心,隻是他這一蹉跎,就是半輩子了。
他辦理的卷宗顧景之看過,如果真有機遇曆練一番,將來絕對能成為一個有作為的好官。
夏帝擺了擺手,然後坐起家看向顧景之:“念你初度替朝廷辦事,此次就算了,下次不成如此!”
畢竟太子是此次構和的正使,固然是明麵上的,不過措置起來恰好。
眼下他官職寒微倒冇甚麼,如果今後真能主理一方事件,冇有朝臣支撐,他也難以乾成甚麼大事。
顧景之當即老誠懇實地分開了禦書房。
寇正儒幽幽感喟:“多少豪門後輩,十年乃是數十年寒窗苦讀,為的就是魚躍龍門的機遇,可多少人曉得,科舉上榜也不過隻是一個起點罷了!”
“???”
“你想甚麼呢?現在我大夏纔是穩操勝券的一方,要提也是我大夏提纔是!”
班主任不查抄功課,反而讓人背課!幸虧這事兒內心早就有了腹稿,他直接將明天的環境大抵說了一遍,然後又將本身的設法說了出來。
“都圍在這何為?事情都做完了?”
寇正儒難過道:“本官都這把年齡了……”
夏帝一手撐著額頭,另一手揮了揮。
顧景之正色道:“大人,下官之將來不敢肯定,不過真如大人所說,有朝一日必不敢相忘!”
“……”
“百官乃朝廷運轉當中樞地點,亦是朝堂根底!你措置事情固然考慮到周到,可如此一來也輕易獲咎百官!他們都是我大夏之棟梁,大義麵前,如果百官都不成信了,那這個國度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二人來到一間伶仃的廳堂,這裡是寇正儒伶仃辦公的處所。
“對啊,顧大人!那北離人和離月人是否貪得無厭?有冇有提甚麼過分的要求?”
統統人看向顧景之,顧景之朝著一眾同僚笑了笑,然後跟了疇昔。
眼下正值三國構和期間,如果真讓他收下,不免會對他形成甚麼倒黴的影響。
固然,這朝堂之上有宋璞這等私心較重的官員,可也不乏一心為公的大臣。
“是北離和離月使臣送你的那些財物吧?”
想起這些時候以來,寇正儒在公事上確切很當真地指導著他們每一小我,這確切是一名好帶領。
眼看著年近四十歲,即便再放又有多少上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