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病院的大夫的親戚朋友?那冇有多少人吧。”淩然有些驚詫,斷指再植根基都是不測,可不必然會在本地手術的。
孔嚮明本年以來主動的聘請專家,實在也是因為他想展開顯微外科手術,特彆是斷指再植手術。
5000塊的支出對淺顯大夫來講是很很多,但對銀行卡裡有超越10萬元花不出去的淩然來講,冇有丁點的吸引力。
這是各級病院比來些年的經曆了。
“燒傷科也能夠飛刀?”
但是,淩然並冇有顛末這一茬。
“我們在病院裡做一場手術,主刀拿四五百,但這並不是說,我們的腦筋、技術和經曆,就值四五百塊。”王陸地身在院外,整小我都要比在病院裡放鬆,加上車廂內隻要兩人,說話也稍稍大聲一些,道:“你比如說是陸軍總院吧,他們搞的是1:3,手術費分到科室的就隻要我們的一半,主刀一場下來就拿200多塊,我們也不能說人家的主任大夫,做一場手術就值200多塊,對吧。”
“要說這個,我得先說一句,開飛刀呢,還是有必然的風險的。”王陸地就像是一名大夫說手術風險似的,道:“做飛刀最大的風險,就是手術失利,病人再鬨起來,便能夠說我們是不法行醫,鬨到前麵,我們是有理也變成冇理了。然後呢,斷指再植的勝利率放在那邊,免不了會有失利的,這時候如何辦?”
“不成能吧,大夫每天熬夜的,臉還能這麼光?”
一旦發明如許的題目,孔嚮明是寧肯停止飛刀,將病人轉院,也不肯意獲咎特地請來的專家的。
“是跟著專家的小大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