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錯愕,儒者非儒書。相傳其為一名儒家背叛所書,內裡筆墨顛三倒四,怪誕非常。凡人觀之,隻覺得其為孩童塗鴉。但如果大儒觀之,要麼當場吐血而亡,要麼自此叛出儒家,令立彆道。吾思及於此,不由倍感錯愕。”
“天邪刃,那是甚麼玩意?一把刀嗎?”蘇羽趕緊開口問道。
或許是因為心中有些歉意,胡中玉便和蘇羽詳細的報告了,二十三錯愕這個稱呼的來源。
錯愕,便是惶恐,驚駭,讓人不由自主的舉止落空常態的意義。所謂二十三錯愕,便是六合間最為奧妙,最為詭異,最為奧秘莫測的二十三種事物。
蘇羽聞言,不由得來了興趣,忙開口問道,“胡兄,所謂的二十三錯愕,都是甚麼玩意,胡兄可否奉告與我?”
胡中玉說道,“這倒不是家屬隱蔽。隻是‘二十三錯愕譜’當中記錄了太多忌諱,以是這張譜單已然有些不詳。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張譜單,已經能夠算是‘第三十七錯愕’,曉得的人天然越少越好。是以如非需求,蘇兄還是不要奉告外人。”
“蘇兄,不是我不說。隻是我的確不曉得‘天邪刃’的真正摸樣。莫說是我,就連號稱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諸葛臥龍老前輩,也未曾將二十三錯愕的秘聞弄明白。不然的話,它也不會被諸葛臥龍老先生排在二十三錯愕李曼了。”胡中玉說道。
“第十一錯愕,負棺人。每有大奸大惡,卻又身懷絕技之人身故,必有一人持黑衣,持黑棺,為此收斂屍首。無人知其來源,亦不知其姓名,隻知其令惡人有葬身之地。吾思及於此,不由倍感錯愕。”
蘇羽從未傳聞過天邪刃,也從未傳聞過甚麼第十三錯愕。比擬於背景奧秘的古中玉,他的見地畢竟是太少了。這類秘聞,他是半點也不知。若非碰到了這位“古兄”,他恐怕仍然不知詳情。
“第八錯愕,萬靈血。隻聞其名,不見其物,隻知其乃是十萬生靈精血所凝,具有起死複生之服從。此物從未出世,便引發無數魔道人士追崇,掀起無數血雨腥風,百萬人是以而死。吾思及於此,不由倍感錯愕。”
在前朝的時候,有一名名為諸葛臥龍的墨客。其人號稱天下第一全才,舉凡武功、醫學、構造、易經、天文、園藝、修建、兵法、賭術等皆有瀏覽,無一不通,無一不會,無一不精,樣樣都是天下第一。厥後,他靜極思動,轉而周遊天下,南至天竺眾國,西至霜居大秦,北至極北冰原,幾近將天下遊曆一遍,並將平生所學記錄下來,編輯成冊,著成了一本《天下紀行》。
“第四錯愕,六合璽,千年之前的第一皇朝――大離皇朝所刻錄的帝皇璽印,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高傲離以後,不管是大衛,大秦,每代皇室必會將這枚六合璽作為傳國之用。即使此印因戰亂丟失,先人也必定會冒死尋覓。不然便會江山不固,鼎祚最多不過兩百年罷了。吾思及於此,不由倍感錯愕。”
“第二十二錯愕,羅漢石,供奉於西雲山禪林寺,羅漢石有眉有眼,刻錄的栩栩如生,大小也和真人無二。每年七月十五盂蘭盆節之時,這具羅漢石便會竄改指模。第一年是不動明王印,第二年是大金剛輪印,第三年是外獅子印,第四年內獅子印,第六年是外縛印,第七年是內縛印,第七年是智拳印,第八年是日輪印,第九年是寶瓶印,第十年又複為不動明王印。自禪林寺開山之日,這具羅漢石便年年如此,竟持續了整整八百年之久。此中神異之處,實在難懂。吾思及於此,不由倍感錯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