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倉庫到大宋_第210章 定罪抄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可誰能想到,這竟然是孫途一早就設下的圈套,放火的齊昆竟然死在了他的箭下,並且罪名更加嚴峻——不但被當場拿住毀滅證據,並且還多了條燒燬軍糧的重罪,這下換了誰都冇法兒替他擺脫了。

看著官兵一車車地把糧食和金銀往外拉,滿城百姓都看得呆住了,隨後便是痛罵齊昆貪婪,實在是死不足辜。

對於孫途這類把本身也矇在鼓裏,乃至是借本身之口將齊昆推入死地的做法蔡九天然大感氣憤,但此時卻又發作不得,隻是神采不善地看著孫途:“孫團練,你所言的固然有些事理,但到底本相如何可不是隻靠你一家之言就能定下來的。”

不過孫途畢竟冇有在此等事情上多作糾結,因為現在的他有著更加要緊的任務需求去辦!

“現在所慮者隻是那些賬冊罷了,倘若齊昆放一把火將這些賬冊全數焚燬,則再無證據能夠鑒定有人貪下軍糧。到時他最多也就被定個失策之罪,乃至隻要把罪名往底下一些人頭上一扣,便再無後顧之憂。”

當天下百姓另有半數陷於溫飽,當多少兵卒都在為本身該得的賦稅而無計可施時,那些握有權力的官員卻已經吃得腦滿腸肥。一個九品雜職官尚且如此,那朝中那些高官們呢?

就是蔡九,在看到報上來的詳細數字後,也足足愣怔了有半晌,方纔從牙齒縫裡迸出了一句話來:“如此國之巨蠹當真該殺。怪不得在孫途他查出馬腳後,他會不顧統統地放火,這等罪過就是將他百口都殺了也不為過!”

這些本就提心吊膽的江州官員頓時心領神會,曉得袁推官的意義是要把統統罪名都推到一個小小的九品管勾官身上了,當即便有人附合了起來:“太守,下官也覺得必須查抄齊昆家宅以明辨是非。”

“齊昆為何放火實在早已清楚,他身為糧倉管勾官以機謀私剝削乃至貪墨軍糧之舉已被下官通過賬目查明,以是纔會想到一勞永逸地放火。但是他固然能燒掉這些帳本,卻不成能把本身的家財給藏匿起來。以是隻要太守派人抄檢其家宅,必定能定其罪!”

對齊家的查抄敏捷展開,這不抄不曉得,一抄還真把很多人都給嚇了一大跳。

孫途這個主張立即就點醒了蔡九,因為這等事情大宋官員還真冇少做。仗著大宋朝廷一貫遵守不殺士大夫的祖訓,百年時候裡可冇少出貪酷的官員,而當他們貪婪越來越大,乃至都要袒護不住時,這些人常常會在朝廷派欽差專員到達查案之前本身放火把相乾證據燃燒潔淨,如此死無對證,就是朝廷也隻能將他們從輕發落,卻冇法真正定他們的重罪。

直到蔡太守下達這一號令,孫途心中最後的一點疑慮也完整消逝,趁機開口道:“下官另有一事要稟報太守,在本年以來糧倉那邊就已經欠下了鄉兵三月賦稅,以是如果真能查明其罪,還望太守能儘快將欠下的賦稅如數撥付虎帳以安將士之心,也好讓城中軍民感念太守之嚴明與恩德。”實在說到底這纔是他孫途這段日子忙前忙後真正想要獲得的成果。

他還清楚地記得數日前,當孫途查出糧倉弊情黑幕,諸多州城官員來跟本身討情,施加壓力後孫途是這麼說的:“太守恕罪,實在下官並無究查此事之意,更不敢因這點小事就把滿城官員都給獲咎了。”

真正讓他感到吃驚的是,一個江州城的戔戔九品雜職官竟然隻靠祖孫三代的運營就積累下了數十萬貫的產業,由此可見,現在大宋宦海是存在了多麼嚴峻的題目,道一句病入膏肓都不為過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