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警花闖三國_第140章 留得青山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坐在蔡府的大廳裡,黃承彥聽了蔡瑁對此後的籌算,反而放下心來。俗話說,勤能補拙,蔡瑁固然才氣上差了一些,隻要凡事三思而後行,就不會出甚麼岔子。

潁川書院黃承彥去過很多次,但是看了襄陽書院,他連呼過癮,不但單是這裡占地比潁川書院大,房屋比潁川書院多,也不是因為這裡的設施要比潁川書院好很多,而是這裡的講授體例以及所教的內容。特彆是黃承彥在這裡看到了門生記的一本數學條記,這門課就是州牧夫人親身講授的,內裡的各種標記彷彿天書一樣,讓他歎爲觀止,恨不得能將門生的條記偷偷拿走。

在這個年代,孩子隨母姓是非常離經叛道的事情,蔡邕也算得上是個衛羽士,但是現在他卻為劉欣做這類離經叛道的事在搖旗號令。這也能夠算道彆的一種屁股決定腦袋吧,他的屁股坐在了持續蔡家香火的那一邊,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姓天然就不那麼首要了。就像時下關於要不要禁放鞭炮的爭辯,有人一貫是支撐燃放鞭炮的,扛著民族傳統文明的大旗,一旦他的家裡有孩子要插手中考、高考,他立即就搖身一變,成了最果斷的禁放派。

黃承彥深感不測,冇想到這個研討院還真奧秘,連蔡瑁想看看都不成,隻得悻悻地說道:“那好,研討院去不成績算了,上午歸正閒著,你就帶我去趟書院吧,何必又比及下午。”

中間的馬芸、卞玉早就捂著嘴“吃吃”地笑個不斷,蔡琰羞得滿麵通紅,更是一句話也不敢說了。

黃承彥笑著說道:“就是襄陽書院和荊州研討院。”

不過,馬芸倒是找著了機遇好好察看了她兩次。公然,這小丫頭臉上胎記的位置有一點點纖細的竄改。這類竄改固然很小,凡人不重視底子發覺不了,但馬芸的眼睛非常暴虐,當初劉欣如此高超的假裝都被她看破了,這點馬腳天然逃不過她的眼睛。不但如此,馬芸還發明這兩次比擬較,阿醜的膚色和髮色也有藐小的不同。這些不同也隻要特彆留意,又心細如髮的馬芸才氣發明。

蔡琰撲閃著大眼睛,似信非信,冇有說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