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警花闖三國_第410章 告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蔡邕哈哈笑道:“人逢喪事精力爽,老夫還想再活五百年啦。”

荀諶卻一心惦記取襄陽城防和水軍,倉猝說道:“劉大人承諾過我們的……”

“這裡是四戰之地,如果我猜得不錯,袁曹之間的爭鬥很快就要涉及到這裡,而在這裡留下一支孤軍太冒險了。”劉欣手指的方向恰是徐州,他頓了一頓,持續說道,“按照張清傳回來的動靜,如果不是醫治及時,陶謙的壽數也就在這一兩年,不過,他現在再活上個三年五載已經不成問題,以劉備的假仁假義,隻要陶謙活著,他就不會接管陶謙的讓位,而我的籌算是,少則兩年,多則三載,便要策動一場大決鬥,掃平這些盤據的諸侯,一統大漢江山。”

劉欣點點頭,說道:“劉某也是如許想的,要想讓第四軍團持續駐紮徐州,糜家就不能遷。”

劉欣將那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紙片重新至尾看了兩遍,深吟道:“公與,此事需求從長計議,還是去府裡漸漸說吧。”

關羽煩惱地說道:“大哥,當初就應當接過徐州牧的大印,那是陶謙本身讓的,我們又沒有強要他,總好過現在寄人籬下。”

簡雍見到劉備另有閒心把玩這方璽印,不由焦心起來,說道:“主公,陶謙的身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糜家的賦稅又希冀不上了,這可如何是好。”

當初張遼帶著五千人馬前去徐州,所用的名義就是護送張清前去為陶謙治病,現在陶謙的身材已經垂垂病癒,張清的任務算是美滿完成,而隻要張清一走,就沒有甚麼來由再將這麼多人馬駐紮在徐州了,

荀彧恍然大悟,不由低頭深思起來,這個劉欣行事還真是出人意表,天底下又有幾小我情願讓本身的兒子隨了母姓,就算再愛本身的老婆,他也自忖做不到這一點,

當然了,如果有劉欣領著天然就通暢無阻了,荀彧、荀諶跟在劉欣的身後剛進書院沒多久,就見蔡邕迎了出來,

“二弟,為兄又何嘗不想接過那方金燦燦的大印。”劉備搖了點頭,說道,“徐州戶口百萬,士民殷富,而我們一無根底,二無賦稅兵馬,這裡的官吏百姓又有幾個情願至心采取我們,凡事欲速則不達,民氣不附,到頭還是一場空。”

蔡邕大笑起來,打斷荀彧的話說道:“文若啊,你想到那裡去了,老夫說的是我的外孫,也就是琰兒的宗子,不過,主公已經讓他隨了母姓,總算讓蔡的香火能夠持續下去了。”

劉欣這句話一說,荀彧頓時啞口無言,

當年在洛陽城中,曹艸、荀彧另有衛仲道都算得上青年才俊,甚處蔡邕賞識,是以蔡邕與他們都是半師半友的乾係,後來更是將女兒許給了衛仲道,

關羽感喟道:“現在小沛的百姓倒是盛讚大哥的仁德,但是如許的彈丸之地又濟得甚麼事。”

蔡邕應諾道:“請主公放心,文如果老朽的舊識了,老朽必然會好好接待他們的。”

沮授從懷裡取出一張小紙片,雙手呈到劉欣麵前,說道:“主公,徐州來信了,糜竺一家想要搬家襄陽。”

“不。”劉欣揮了揮手,果斷地說道,“不但糜家要遷到襄陽來,第四軍團也要全數撤回來。”

書院與醫學院固然隻是一牆之隔,走起來卻要兜一個大圈子,蓋因醫學院是開放式的,隻要不照顧兵器,任何人都能夠自在出入,而書院則分歧了,除了書院的先生和門生,外人是不能隨便進入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