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_第107章 異能管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

普通環境下,棉花的平生,整枝打杈除腋芽,伴隨幾近全部發展過程。二十五畝棉花田,冇有兩個勞動力,辦理不過來。

嚐嚐看!

因而,梁曉樂又與宏遠娘對接了靈魂,奉告宏遠爹,在村裡雇勞力拾棉花。規定:兩文錢十斤,不管是誰,隻要情願去梁德福家的棉田去拾棉花,拾五斤就給一文錢的人為,當場兌現。

當然,辛慶同並不曉得這是梁曉樂所為,而是把功績歸功於宏遠娘:“受老天爺爺保佑的人家,與彆的家庭就是不一樣。像如許種地,彆說是四十畝,就是四百畝,我也種的過來。”

幾陣南風吹過,小麥熟了。產量也正像梁曉樂預估的那樣,畝產四百五十來斤。而當時的小麥產量,遍及隻要兩百來斤,最高的也就兩百1、二十斤。比彆人整整高出一倍還多。

全部過程,用了不到一個小時!

如許一來,全部田間辦理,不管糧食作物還是棉花作物,梁曉樂都能用異能了。野生所做的,隻要播種和收成。

二十文錢在梁曉樂這裡確切微不敷道。讓梁曉樂歡暢的是,這項奇蹟終究展開起來,並獲得村民們的承認。這是一項福利奇蹟,一個勞動力就能處理一村莊人的米麪加工,而這個勞動力另有很不錯的收成。互利互惠啊!

………………

梁曉樂在這個夏天裡,也過得順風順水。除了和幾個冇上學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兒(這個必須得對付,不然的話,她就露餡兒了。),到書院裡鐺鐺“旁聽生”,再就是閃進空間裡,駕著“氣泡”到田間看看。該澆水的澆點兒空間水;該除草除蟲的,念幾句“草死苗活地發暄”。

但是,二十五畝棉花,不管多麼高興,僅靠長工和宏遠爹一家,是拾不過來的。

玉米和高粱都已長到一尺來高,穀子5、六寸。都綠油油的,非常喜人。這個季候裡大田作物還冇甚麼雜草,梁曉樂隻是澆了一些空間水,節製在比彆人家的略強點兒就行。太出眼了,不免不被人猜忌。

自此今後,梁曉樂用靈魂對接讓宏遠娘奉告辛慶同:“今後,咱家的地不消鋤了,草也不消拔。你儘管到地裡看看就行。”

這又在梁家屯乃至這個時空的鄉村裡開了個先河,獨一無二呀!

辛慶同說:“咱遇見了好人家,你就取出心窩子來為這家賣力量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