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相稱卑劣。
掌刀俄然一翻,一握,頃刻間,跟動手掌合刀,像是巨蛇吞下了獵物,然後鄙人一瞬,分裂成數百條小蛇,四周消食。
另一個‘戚籠’額頭上汗珠滑落,提腳後踏,膝被壓彎,刀退肩頂,刀頭被壓在左肩上,上半身衣物寸寸崩裂,被斬的不成模樣。
身子像是龍馬化人形,翻身而起,身子高聳的比對方高了一個頭,一拳直直轟出,另一手按著對方刀柄往下壓。
這叫麒麟樁,是內家三才樁的變種,將樁勁斂於身甲之上,藉助麒麟血脈的特彆力量,化勁為守,一時候,紅菸捲成紅霧,繞身而轉,形似火燒雲,看似不動,卻將敵方勁力全數溶解,恰是‘麟一角而載肉,設武備而不為害’。
但恒定刀域的這類狀況,讓任何庸人、俗人、癡人、蠢貨都能夠隨便一觀,而非獨獨是生命本身,這對於傳統刀客來講,是一種欺侮。
說也奇特,那幾近無形無質的血光,就硬生生的被釘在了腳下,進不得,退不得。
本來那根毒牙倒是一口掌刀,刀口恰好斬在麒麟吞口的前半寸。
這‘您’,不是指對人的稱呼,而是對刀的稱呼,是對‘無刀勝有刀’境地的刀客的尊稱。
以聖獸血脈的大命格大福分,來解構刀域的框架,化解刀光中的煞氣。
上有泰山壓頂,周身邪刀刀意覆蓋。
“好大的派頭,”戚籠讚道,兩眉之間,彷彿有銳光閃動,這在佛三十二相中,稱之為眉尖白毫相。
戚籠神采冷酷,“腦筋不好使,但刀不錯。”
呈吉祥,逐邪魅。
“你想見我的刀?”
統統血光往刀身上會聚,最後吸入麒麟吞口中。
單是這一層甲,說不定比十層鐵甲都要豐富。
這一抖,好似抖出了五馬分屍之勁來,並非是從外及內的破開衣甲,而是藉助刀身,擰轉對方的筋肉皮膜,從內及外,把對方四肢加腦袋逼出來。
甲麵上的刀痕一閃而逝,甲麵跟鏡子普通倒映出戚籠的守勢。
“還不醒來!!”
血麒麟眼角一抽,背後大刀‘噌’的一聲出鞘,在空中轉了幾十圈,然後‘叮’的一聲插在了二人中心。
高山颳風波,耳邊俄然響起一聲‘洪鐘大呂’,像是銅鐘‘咣’的一聲巨響,把紅煙氣血衝出一道裂縫。
血麒麟的姿勢放的很低,無刀勝有刀,傳說級的五種刀境之一,這是一名刀客應當有的態度。
不過戚籠修佛不修法,早已推測隻能震人而不能震心,吞氣卷血,兩肩胛骨、兩側髂腰肌同時被澆的通紅,像是汗血馬落汗發力。
戚籠一口氣在心頭一滾,逆上三關,度鵲橋,上重樓,如吐火珠,焦煙四起,對方一時不查,被震的氣血蕩了又蕩,就連很多血麟甲片都掉落下來。
就像是一名高高在上,麵貌絕色,氣質無雙,賣藝不賣身的清倌人,本日俄然宣佈肉身佈施,來多少客歡迎多少位。
一名傳統刀客,對於刀域的態度是很‘保守’的。
麒麟血脈氣血充沛,而戚籠恰是藉助對方的氣血,由內及外,轟出一記碎骨炮。
血麒麟被逼到了極限,眼一紅,腦後俄然飛出一隻腳踏紅雲,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的巨獸幻影,口噴烈焰,四周遊走,身子大放神光,神和意一下子達到了頂峰,同時突破了戚籠的拳意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