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門法則_第十二章 烏塘初法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趙然聽的出神,方致和便講得更有興趣了:“你道姓羅的為何如此小家子氣?此乃本性使然,他幼時貧苦,故此關照自家財帛便緊。不過此人倒是有一樁風雅之處,他極好金石花草,為此脫手豪闊。師弟你如果有甚麼好玉石好寶貝,或者甚麼奇花異草,明日便可揭示出來,他必然一擲令媛!哈哈,當然,師弟你如果想要求點彆的外財,趁早息了這個心機,不要白搭工夫了……”

趙然看得癡了,不覺進入凝神當中,眼中狀似不看一物,但六合萬物卻無不儘入心中,隻覺此地氣機順暢、朝氣勃勃,萬象有周而複始之意,此中滋味,妙不成言。凝神的狀況,是趙然第二次昏睡以後獲得的一種機遇,說不清道不明,卻可感知入微,發覺六合律動,最是奇妙。

不過烏塘確切美!當趙然下車的時候,他的滿腹牢騷俄然間被拋出了九霄雲外。穀地裡鋪著一層積雪,山坡上的鬆林結滿了冰掛,在日頭的暉映下閃動發光。村戶人家圍在幾處青色的水池四周,各成籬笆宅院,茅舍中升起裊裊炊煙,時有雞犬相聞,好一派澹泊沖和的風景。

趙然緊走兩步,合十頓首:“貧道趙致然,見過老先生。”

唱罷,趙然將青詞往空中一拋,抽出桃木劍向上驀地斜刺,寫著青詞的符紙被桃木劍戳中的刹時轟然炸開,化作一團火星。趙然側耳一聽,旁觀的羅氏親眷不約而同齊聲驚呼――這申明結果傑出,符紙的感化起到了。

不知多少年前,當時天下為大唐統統,佛道兩家還不像現在這般鬥得那麼狠惡,雖有義理之爭,卻從未到兵戈相向、你死我活的境地。老百姓祈福的時候普通去道門宮觀,超度亡靈則去尋佛門寺廟,向來有“僧不打醮、道不超亡”的風俗,分得很清楚。

第二天大早,趙然清算了一個小竹箱,塞滿從庫房領出的各色齋醮器具,踏著清爽的晨雪,與方致和一併連袂下山。竹箱分為高低兩層,能夠背於身後,狀如趕考招考的墨客所用之考籃。上層綁好了絳色僧衣和方頭道鞋,基層存放著絲絛、青繩、法燈、銅鏡、銅鈴、符紙等物,中間繫著柄兩尺長的桃木劍――這便是他行功設壇的全數產業。

趙然見這院子非常狹小,叮囑管家讓人重新騰清一番,但周遭還是不敷利用,原定的齋醮儀典便又縮減了幾分。他從竹箱中取出各式器具,在供桌上布了個內壇,請北陰酆都大帝靈牌正位;然後結絲絛為六門,意示陰曹地府六官,各鎮符紙;又燃九宮燈――酆都帝君生辰玄月九日,以九宮燈可相招……

方致和招手換來一駕牛車,嬉笑著向趙然道了彆,自往穀陽縣城而去。趙但是坐上了羅鄉宦家派來的馬車,前去烏塘。

在趙然看來,烏塘是他近年來在穀陽縣所見過未幾的風水寶地,若與澎湃大氣的無極山比較,這裡該當算作小家碧玉,卻掩不住那股朝氣盎然。

羅鄉宦調集宅中家眷,趙但是先去佈設法壇。管家引著趙然穿過幾進深井宅院,來到一處狹小偏院,這裡是羅鄉宦庶子妾室張氏所居之處,趙然聽管家說羅鄉宦庶子已歿,暗道難怪羅鄉宦不正視,庶子的庶子,庶了二次方,並且中間另有斷層,現在孩子一死,這張氏的處境想必更加困頓了。

將本身昨夜所作的青詞取出,大聲唸誦著,當然唸的時候很快,務需求令羅鄉宦聽不明白。無極院專門存有各種青詞“模板”,這篇青詞是趙然翻查了一篇對應“模板”後,略加竄改了幾句而成,算是偷了個懶,隻是換了死者的名諱和家籍,其他隻字未動,此中不免有些詞句與實際不符。要曉得羅鄉宦但是端莊一步步考上去的同進士,如果被他聽清楚了這篇青詞的內容,不免貽笑風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