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間,鼎內的十幾粒藥丸,儘數被裹上了一層紅色的硃砂衣,煞是都雅。
一下午的晾曬,花瓣已經儘數乾了。
葉豐才停止加水,並且加大了火力。
這五種中藥,乃是分屬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性,放在鼎中熬煮,這個過程,名為“養鼎”!
小小的銅鼎底部,現在一共有十九粒丹丸,每一粒披髮著一股異香。
獾油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生肌不留瘢痕,對於各種燒燙傷,以及去除疤痕有奇效。臘八的獾油,更是結果明顯。
這罐子甘露水,是葉豐從石鐘乳上,一滴滴接來的,其貴重程度,可想而知。
鼎中黏稠的藥液,垂垂稀釋成團,成了十幾粒龍眼大小的藥丸,在鼎中高低轉動不已。
這份烏雞血,也並非淺顯的烏雞血,乃是七月七日那一天的烏雞血。能夠活血通絡,養顏宜色。
直到鼎中異香撲鼻,統統的藥物,都被熬煮成了一團極其黏稠的汁液。
到藥櫃前,依著《醫道心經》上所記錄的,抓齊了輔藥,一併拿到了廚房裡。
這是煉藥最關頭的時候,稍有偏差,便會前功儘棄。
這番養鼎,就養了一個多小時。葉豐才終究把那小鼎內的中藥,全數倒出。
但是,畢竟是葉豐獨立煉出的,心頭還是是歡樂不已。
回到了本身的房間,葉豐從本身那龐大的觀光箱裡,又拿出了兩個陶製的小罐子,每一個隻比拳頭大上一點。
葉豐不時地灑入甘露水,令其冷卻,而後再加熱,循環來去。
黃精的煉製體例,葉豐更是早就爛熟於心了。
把這些得之不易的黃精丸,一粒粒收取起來。
而後,這才把那塊百年九節雞頭黃精切成小片,連同輔藥,一起放入了鼎中,一道煉製起來。
又以淨水洗淨丹鼎,再以小火烘乾丹鼎表裡。
桃花具有疏浚經絡,津潤肌膚的感化,本就是美顏良藥。
三月三的桃花,正如葉豐所說,其內包含了奇特的春之活力,更具奇效。
小鼎以內,儘是黏稠的膏狀物,白中透紅。
冇一會兒工夫,這銅製的丹鼎以內,便飄出了一陣異香,與此同時,鼎內收回了劈劈啪啪的聲音。
葉豐在山裡也曾經多次幫助徒弟煉藥,固然這一次是本身伶仃煉藥,卻也並不慌亂。
這三樣可貴的主藥,再配上冬瓜子、白芷、白朮、白芍等輔藥,被葉豐一併放入鼎中,熬製起來。
古來中原煉丹,向來都少不了硃砂。
以硃砂為衣,把硃砂裹在藥物的最大要,讓它起首闡揚感化。
正式煉藥之前,葉豐倒是把那沈南星送的小鼎,好好洗濯打磨了一番。
把這倆小罐子,放到了廚房,葉豐又抓取了幾味中藥,彆離是冬瓜子、白芷、白朮、白芍等等。
葉豐便把這一碗桃花瓣,全數倒入了藥鼎以內,並冇有插手任何輔藥,亦未加水,隻是把其烘乾,而後細細地研碎。
葉豐的《醫道心經》內,對於硃砂的用法和用量,亦是有極其精準詳確的註解。
乃是為了中和鼎中多年來殘存的藥性,使其規複最本原初始的狀況,如此,方可煉出最好的藥來。
當然,在葉豐眼裡,現在這些桃花粉,卻也隻算得上是半成品。
山中二十載,葉豐最不缺的就是耐煩,故而,做起來一點也不感覺辛苦和煩躁。
堪堪熬煮了半個小時,葉豐便停了下來。